摘要:在计划经济阶段,由于物资相对短缺、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特点,一些特定的行业和部门因其工作稳定性、待遇优厚以及社会地位较高而成为“吃香”的职业,令人羡慕。
在计划经济阶段,由于物资相对短缺、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特点,一些特定的行业和部门因其工作稳定性、待遇优厚以及社会地位较高而成为“吃香”的职业,令人羡慕。
当属“八大员”
一、售货员:
当时的商店或供销社属于国营企业且带有垄断性,售货员无论是工资还是福利,都比一般工厂职工要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只要带“国营”两字,那绝对是国家好单位,铁饭碗,没特别过硬的关系一般人是进不去的。供销社是村民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场所,售货员手握大权,掌握着物资的分配和买卖权。
二、广播员:
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时代,广播是村民们了解外界信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广播员每天定时定点播报新闻、歌曲和戏曲等节目。广播站,那是政府宣传部门,杠杠的铁饭碗,广播员工作清闲,每天播放最高指示就行了,那都是最有文化的人。
三、话务员:
在七八十年代,电话是一种奢侈的通讯工具,话务员负责接转电话,成为上下联系,人们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
那时候用的是“手摇电话”,手摇之后,接总机,然后再转,经常是总机太忙或占线,接不上。如果打长途电话,那是很贵的。有急事,只有去“邮电局”拍个电报,按字数收钱。
这是当年的邮局。
四、邮递员:
在那个时代,家书抵万金,书信往来成了主要联络方式,邮局的快递员就很吃香,属于国营企业正式职工,工资高且工作稳定,其制服和配备的自行车也很气派。一般家庭是买不起自行车的,买自行车需要有票。
五、驾驶员:
七八十年代的司机屈指可数,驾驶员比较奇货可居,能出远门带回本地没有的稀罕东西,工资高,还有各种差旅费和补助,若给领导开小车那更威风。
六、放映员:
当时农村精神生活单调,放映员 放电影是轰动全村甚至全公社的大事,他们拿着国家工资,放电影时还会被好酒好肉招待,不管单位还是个人家里放电影,他们都当贵宾接待。
七、炊事员:
当年走人民 在公社路子,炊事员负责为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人准备饭菜,是公社中的大厨,掌管很多人的吃喝,很厉害的。即使在那自然灾害年代,炊事员的家人是饿不死饿不坏的。
八、保管员:
别小看保管员,不论是农村村里还是人民公社单位保管员,尤其是掌管物资供应部门的保管员,那可是实权在握,什么好东西,他都是最先得到的。
来源:天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