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鸡奖的落幕,并未带来喧嚣的平息,反而将一部现象级作品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哪吒2》仅获最佳美术片,出品方与导演饺子均未现身领奖,奖杯最终通过邮寄送达。这一幕迅速点燃了公众情绪,质疑声浪此起彼伏。
金鸡奖的落幕,并未带来喧嚣的平息,反而将一部现象级作品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哪吒2》仅获最佳美术片,出品方与导演饺子均未现身领奖,奖杯最终通过邮寄送达。这一幕迅速点燃了公众情绪,质疑声浪此起彼伏。
一部票房冲破154亿,豆瓣评分稳定在8.4的国产动画,为何在主流奖项的角逐中颗粒无收?观众的不解集中于一点:当其他获奖影片的票房与口碑总和远不及《哪吒2》的一半时,评奖的天平是否出现了倾斜?矛头直指评委会主任张艺谋,一种“票房超越论”的揣测甚嚣尘上,认为这是前辈对后起之秀的无形压制。
这种情绪化的归因,显然简化了问题的本质。张艺谋个人的胸怀并非症结所在,真正将《哪吒2》拒之门外的,是金鸡奖沿袭数十年的评选规则。自1981年创立之初,该奖项便为动画电影划定了清晰的边界——它们被归入“最佳美术片”这一独立赛道,从根本上失去了与真人电影同台竞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核心荣誉的资格。
这并非孤例。前一年的《长安三万里》,同样以8.3的高分与18亿的票房成为年度翘楚,其命运轨迹与《哪吒2》如出一辙,最终收获的也仅是最佳美术片的肯定。追光动画团队当时便公开表达了遗憾,呼吁奖项体系能够与时俱进,承认动画电影作为综合艺术体的完整价值。然而,金鸡奖的评审机制根深蒂固,其评判标准依旧牢牢锚定在传统真人电影的维度上,对动画电影的整体性艺术成就形成了系统性的忽视。
放眼国际,电影艺术的评价体系早已展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奥斯卡在2001年便设立了最佳动画长片奖,更重要的是,像《飞屋环游记》与《玩具总动员3》这样的杰作,在斩获动画奖项的同时,也曾强势入围最佳影片提名,与所有类型的电影在同一舞台上一较高下。这体现的是对电影艺术本身,而非其表现形式的尊重。
中国动画的受众结构早已完成了迭代,成年观众占比高达81%。他们不再将动画视为儿童的专属,而是将其看作一种能够承载深刻思想与复杂情感的艺术媒介。当市场与观众已经用票房和口碑证明了一部动画电影的卓越时,权威奖项若仍固守陈规,无疑会与时代产生脱节。
或许,饺子导演的缺席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作为从华西医学世家走出,为热爱而弃医从影的创作者,他追求的或许是艺术本身的极致,而非一座奖杯的肯定。当外界为奖项归属争论不休时,他可能正潜心于《哪吒3》的世界构建。对于这样一部已然成为文化符号的作品而言,观众的认可与市场的成功,或许比任何一座奖杯都更具分量。真正的王者,有时恰恰是那些无冕之人。
来源:花儿电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