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看电影百看不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1-29 08:24 1

摘要:我生长在城郊的农村,小时候生活很苦,更没有什么精神文化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匮乏。看电影也就成了农村人唯一的精神生活大餐,尤其是我们孩子们。

我生长在城郊的农村,小时候生活很苦,更没有什么精神文化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匮乏。看电影也就成了农村人唯一的精神生活大餐,尤其是我们孩子们。

那个时候,如果听说演电影的来了,我们简直乐开了花。追电影几乎是我小时候的梦,我甚至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了当个放电影的。

当时还不叫乡镇,叫公社。公社有个电影放映队,有俩个人,一个姓张,20多岁,一个姓于40多岁,他们会轮流到各个生产大队来放电影。

我们这些小孩孑,因为经常追着看电影,对他俩特别熟悉,那个姓于的后来当了乡里的宣委,那个姓张的后来竞然当上了乡书记。

那时放电影,不是每个生产队都去,他们会选择比较大的、交通方便的村头或大队部院里。

他们一般下午就会由生产队的大马车接过来,天还未黑,就会早早的把雪白的幕布支起来。这是为了起到一个宣传广告的作用,告诉周围村屯,放电影的来了!

那时候正是“文革时期”,放电影是有很多限制的,都是由上面指定放什么,才能去县里的电影公司领到片子。

开始放的电影都是“八大样板戏”,即《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白毛女》《杜鹃山》、《海港》。

放正式电影前,都要先放几段《新闻简报》。

后来,看到的电影就越来越多了,我们最爱看的是“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那真是百看不厌,电影中的很多情节和台词,到现在都耳熟能详,倒背如流。

像《苦菜花》、《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平原游击队》、《三进山城》、《侦察兵》、《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铁道卫士》等等,都可以看到,这些电影,看的可不止一次两次。

后来,就可以看到外国电影了,最多的是朝鲜电影,比如《卖花故娘》、《摘苹果后时候》等,还有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桥》等,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等。

那个时候还有一句顺口溜,“中国电影动枪动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外国电影又搂又抱”。

小时候看电影,那真叫一个苦中作乐,其乐无穷啊!只要有电影看,那是什么也不管不顾了。

有时候一追都是10多里路,夏天还好说,冬天把脚都给冻坏了,那也是乐此不疲!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一群孩子在河套沙滩子上玩“打马战”(就是一个大点的驮着一个小点的,两伙人对摔),把我腿摔伤了。当有人说胡家有演电影的,很多小伙伴就都要去,我也一瘸一拐的跟着去了。

可我腿疼,跑不了,也走不快,10多里路,跑不过他们,到那里电影都演了一半了。回来时,就把我一个人拉后边了,走到家都已经半夜了,那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仍然是高兴!

县城里有两个看电影的地方,一个是“电影院”,一个是“工人俱乐部”,到这里看电影是要买票的。

我们农村小孩子,是没钱买票的,有时候就趁混乱,硬是跟着挤进去;有的时候就翻过高高的墙角,跳到院子里,再翻墙进到厕所里,就能从厕所混进电影院大厅了。有时候被人抓住,连踢带踹被撵出来,下次还是要这么偷着干,抓住算倒霉,抓不住就算便宜着了!

看过电影后,我们还经常按着电影的场情,嘻嘻哈哈的假装扮演呢!

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趣味十足啊!小时候的事情怎么都是那么美好呢?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