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金鸡奖刚揭晓没多久,网上的热闹差点把这“老字号”电影奖项摁在地上摩擦。你说金鸡奖是中国电影人的专业标杆吧,怎么一到开奖,大家一边吐槽一边摇头?先说热度最高的女配,那边钟楚曦凭《好东西》拿了奖,现场表情配上讲话,网友看得直乐,说她哭得比戏里还带感,可演技这事,观众明显不买账。更扎心的是,宋佳这次又拿了影后,按理说她实力没问题,可大家这次就是觉得不对劲——有些人甚至喊“水奖”,直接把舆论炒到爆。咏梅在《出走的决心》里的表现本来被不少人看好,结果连提名都成了陪跑,别说普通观众了,圈内也有人觉得不服。想想章子
这回,金鸡奖被扒了个底儿掉,冯小刚总算畅快,张艺谋也尴尬了
今年金鸡奖刚揭晓没多久,网上的热闹差点把这“老字号”电影奖项摁在地上摩擦。
你说金鸡奖是中国电影人的专业标杆吧,怎么一到开奖,大家一边吐槽一边摇头?
先说热度最高的女配,那边钟楚曦凭《好东西》拿了奖,现场表情配上讲话,网友看得直乐,说她哭得比戏里还带感,可演技这事,观众明显不买账。
更扎心的是,宋佳这次又拿了影后,按理说她实力没问题,可大家这次就是觉得不对劲——有些人甚至喊“水奖”,直接把舆论炒到爆。
咏梅在《出走的决心》里的表现本来被不少人看好,结果连提名都成了陪跑,别说普通观众了,圈内也有人觉得不服。
想想章子怡、杨幂、赵丽颖这些大牌,今年作品都很能打,演技、话题度都有,结果全部无缘提名,跟去年金鸡奖的“神操作”如出一辙。
去年李庚希拿到影后,现场有人忍不住喊“黑幕”,因为跟她一起竞争的马丽和张子枫,作品观众口碑好、角色也深入人心,最终却被刷下。
有网友开始怀疑,这评选到底是在选演技还是抽签?
连李庚希的成长史都被扒了好几轮,仿佛评奖变成了查背景的“侦探游戏”。
其实金鸡奖这几年争议不断,早都不是一两次翻车。
像宋佳第一次拿奖那年,就把章子怡的“宫二”打败了,章子怡那个角色在其他电影奖里直接横扫,金鸡奖却独排众议,选了小众文艺片。
以前,金鸡奖敢空缺奖项,觉得没人符合标准就宁愿不发;也敢给冷门电影发大奖,比如《那人那山那狗》票房直接扑街,却能拿下最佳电影。
这些年头,金鸡奖的气质就是“宁缺毋滥”,不看流量、不追票房,只盯艺术。
那会儿,电影圈子里都认它是“良心”。
可后来情况变了,评委开始摇摆不定。
市场火的电影得不到奖,话题冷的反倒能突围,像迟蓬在《百鸟朝凤》里的表演被大家夸,最后还是输给了王珞丹。
导演冯小刚也曾在公开场合怼过金鸡奖,说他们看不起票房电影,瞧不上非科班出身的导演,圈子里暗地里“分帮结派”,评奖变得不透明。
就连倪萍在颁奖现场都忍不住吐槽,说金鸡奖有时候更像是“看运气”,漂亮受欢迎的有优势。
这话多少点透了圈内幕。
最近几年,金鸡奖又开始和票房、主旋律电影“交朋友”。
《长津湖》《红海行动》这种大片获奖频繁,甚至请流量明星做形象大使,想贴近大众,结果反而让人疑惑:既不像以前那么强调艺术性,又说不上真懂市场,搞得大家都不买账。
比如《流浪地球2》这种工业大片,只拿了几个技术类奖项,《封神第一部》“九提三中”,观众感觉金鸡奖开始“飘了”,谁都不服气。
这场老牌电影奖的争议,其实不少业内人早就心里有数。
有些老前辈私下聊都说,金鸡奖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被“野鸡”嘲笑。
张艺谋之前还说这是他觉得最难拿的奖项,结果现在奖项含金量反而被很多人看低了。
这种尴尬,就是金鸡奖一直没法平衡艺术和市场的结果。
观众真正盼的是啥?
其实不复杂,电影奖项就该让好作品、好演员被看到,而不是让评奖变成人情世故和运气游戏。
金鸡奖就像一面镜子,本来反应中国电影的水平,现在镜子花了,大家也只能吐槽。
说到底,金鸡奖到底该坚定做艺术守门人,还是彻底向市场低头,真得有个说法。
不然老百姓只会越来越把它当笑话,谁还信它能代表电影圈的专业和公平?
这就是金鸡奖目前最扎心的大实话。
来源:车和放映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