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票房跌回十年前,金鸡奖却连夜把评委关进厦门酒店,11月15日才放他们投票,这一把赌的是整个行业的脸。
票房跌回十年前,金鸡奖却连夜把评委关进厦门酒店,11月15日才放他们投票,这一把赌的是整个行业的脸。
昨晚的厦门像被按下刷新键。
红毯两边手机举成墙,黄渤和周冬雨一前一后,快门声比掌声响。
观众顾不上看真人,先确认相册里有没有糊图,好赶在热搜爆掉前发出去。
主办方把开幕式做成大型预告片,LED屏亮到能把海面照出第二层颜色,后排有人嘟囔:连海报都会动了,票钱怎么还不动。
更扎眼的是台上那位机器人主持。
它用平稳语速介绍到场嘉宾,现场突然安静三秒,像所有人同时被提醒:原来饭碗真的会被端走。
可紧接着,它又卡壳在周冬雨的名字上,发出滋啦滋响,人群爆出笑声,紧张感瞬间泄气。
技术还没学会幽默,先学会尴尬。
组委会公布报名名单,科幻片占到三成,比五年前翻一倍。
热钱曾把古装甜宠推到顶,现在掉头冲向太空舱和机器人。
理由简单:平台需要新标签,观众需要新奇观,成本还能靠特效补贴回血。
可翻看这些片子的剧情简介,一半以上在讲地球毁灭时谈恋爱,换身金属外壳,内核还是工业糖精。
有人担心,再这么拍下去,科幻也要被玩成下一个甜宠。
戴墨在论坛上来了一句:电影灵魂在算法之外。
台下鼓掌,直播弹幕飘过一句“说得轻巧,钱谁出”。
真实情况是,AI拍短片已经卷到3分钟出片,成本不到一顿外卖,点赞却轻松破万。
平台流量池像漏底水桶,传统长片被越冲越远。
厦门这时候把评委关起来现场投票,像故意把时钟往回拨,告诉所有人:慢也可以是一种卖点。
电影节还把鼓浪屿打包成影视打卡路线。
转角贴着老剧照,地面嵌着铜质台词,游客排队拍照,顺便把奶茶销量推高两成。
经典场景被二次消费,电影IP成了城市续命药。
有人调侃,景区靠一部电影吃十年,比红利都稳。
可换个角度想,如果片子本身没人记得,再美的取景地也只是空壳。
创投会场地比去年大一倍,依旧被挤得站不下。
短剧公司拿着PPT讲7天回本,电影人还在算30天拍摄周期。
双方互看不顺眼,却都往中间挤,因为知道池子就那么大。
一位制片人说,现在找钱像相亲,先报身高体重,再谈诗和远方。
台下投资人刷着手机,头也不抬:故事可以,先给三分钟竖版试播,数据好再聊。
院线经理在隔壁厅叹气。
今年平均上座率不到一成,周三下午一场只有四个观众,其中两个还是来蹭空调的。
可红毯照样铺,明星照样来,媒体照样写。
原因也简单:行业需要仪式感,就像船沉之前也要奏乐,给岸上的人留点动静。
观众可以不看,但不能没热闹看。
评委被关酒店的消息传出后,最慌的是公关公司。
往年提前两个月就能写获奖通稿,现在只能等15号那天。
有人连夜加班,把四个版本的稿子写成填空题,谁拿奖就改谁名字。
业内把这叫“盲盒公关”,成本高,风险大,还不能不做。
毕竟热搜只给十分钟,错过就永远错过。
观众其实不关心谁公关,只关心电影好不好看。
技术再花哨,不如一句台词记得住。
周冬雨在台上说,用电影记录时间。
话音落下,快门声又盖过她的呼吸。
那一刻,台下很多人突然安静,像被戳到某个旧伤口。
记录时间,也是记录我们自己,记录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廉价票根和黑暗大厅。
11月15日越来越近,评委还在酒店里吵架。
有人坚持艺术至上,有人提醒市场生死。
窗外海浪一声一声,像给倒计时配鼓点。
无论最后谁举起奖杯,都只是一次短暂止血。
行业真正的手术台在影院外,在观众心里。
把故事讲回人心,比讲进数据更难,也更有用。
等结果那晚,不妨买张票,随便进个厅。
灯一黑,手机失去信号,你只剩眼前的光。
如果那束光能让你忘记时间,电影就还活着。
奖项只是仪式,活着才是答案。
来源:茶喝多了烫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