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近日举行,多位文学和电影领域的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学者以及影评人出席活动,共同推出“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并以“当代电影的文学属性”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近日举行,多位文学和电影领域的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学者以及影评人出席活动,共同推出“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并以“当代电影的文学属性”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本次文学论坛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作品发布,“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项目推介和圆桌对话,论坛由中国影协、中国作协社联部、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
在“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作品发布环节,湖北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李修文正式宣布了八部入选作品名单,分别为《空无一人》《月光草原》《傩戏》《骑鹅的凛冬》《总统套房》《瑞贝卡》《故香》《何秀竹的生活战斗》(排名不分先后)。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当代电影的文学属性”展开。作家兼编剧冉平认为优秀的电影需要讲好故事,但更需在故事背后深挖其精神内核。冉平分享了他的剧本六字经,就是新鲜、有趣和动人。他说:“新鲜就是题材和视角的新鲜,要关注年轻人时下的问题都是真问题,要能代入年轻人的视角;有趣是搞笑,就是荒诞、幽默后面的那个东西,它有意义,有味道,有趣;动人,用时尚的话来说就是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大家能够感同身受,能够跟你情感上达成一致。”
作家须一瓜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韩江的小说《素食者》的改编案例,分享了文学为电影提供深度创作土壤的意义。她表示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艺术的最高目标都是触及人性的深处,探讨存在的困境与可能性。
《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则从当下电影工业的发展问题出发,直言电影行业正面临类型化叙事的瓶颈,而文学性恰恰能够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他认为电影需要在工业化的框架中保持独立性,为创作者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电影从某种角度启发文学,让文学叙述有了更为本能的身体冲动和动作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来源:青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