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放映结束,灯光亮起,线三菊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一滴接着一滴从颤抖的嘴角滑落,她紧紧握着贵德县人民医院眼科医师马维萍的手,激动地说:“你看这个电影里的沈医生,演得真像当年给我治好眼睛的陈院长啊!”
本报记者 顾植霞
电影放映结束,灯光亮起,线三菊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一滴接着一滴从颤抖的嘴角滑落,她紧紧握着贵德县人民医院眼科医师马维萍的手,激动地说:“你看这个电影里的沈医生,演得真像当年给我治好眼睛的陈院长啊!”
这是10月15日,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靠近我看见你》援青电影展映现场发生的感人一幕。这部由江苏省南通广播电视台和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的电影,自上映以来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共鸣。影片主创团队近日走进西宁、共和、贵德等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让我们看到了这部电影如何从光影世界走向现实,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援助者与被援助者的情感纽带。
从“拍电影”到“读心路”
“来到青海,我们听到了太多援青干部的故事。我们想通过电影让更多人‘看见’这群默默奉献的人。”在共和县举办的首映仪式上,剧中苏日娜角色的扮演者李木子声音哽咽。
为还原真实质感,拍摄期间,剧组一次又一次往返在海南州共和县、贵德县等地实景拍摄,演员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完成做手术、上高山、跳水救人、抬担架过河等高难度的拍摄任务,只为生动地呈现援青工作者的救护日常。6月17日,在南京市荔枝大剧院举行的首场观影会上,剧中沈子青的扮演者牛犇(小)如此解读:“沈子青这个人物最打动我的是他不善表达,却把一次次问诊、一台台精益求精的手术,做成他最擅长的事情。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对职业的尊重,对青海人民的大爱。”
自10月13日电影全国公映以来,每一次线下放映结束,现场都会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而主创团队的分享,让观众看到,这是一封写给所有援青干部的情书,一次通过电影艺术对援青精神的致敬。
当银幕照进现实
在15日观影现场,有几位特殊的观众——他们是曾被援青医生陈耀华救治康复的白内障患者,线三菊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线三菊因患肾衰竭在贵德县人民医院进行透析治疗,治疗期间,本就虚弱的她有一天竟然发现双眼模糊,连儿媳端到手中的饭菜都看不清,“当时觉得活着没啥意思,给家里人增添了这么多负担。”未知的绝望犹如深渊,将她缓缓吞噬着。当时,贵德县人民医院透析科副主任医师张玉凤被这一家人的艰辛和顽强打动,随即向他们介绍了“健康光明行”援青医疗公益活动。
2023年11月12日,线三菊在眼科医师马维萍的搀扶下,走进了手术室。“2023年11月13日,我永远记得这一天,我坐在病床上,陈院长让我睁开眼睛看一看,我试了一下,哎!眼前的白大褂可真白啊!”
未语泪先流,那一刻,线三菊的视线又模糊了。她用手背连忙擦去泪,这才看清眼前给了她生的希望的另一位亲人——陈耀华。
当荧幕上央金老阿妈拄着拐杖和孙女站在黄河边,颤声喊出“沈医生,我看见了”时,海南州中院挂职援青干部周万春红着眼睛说:“我们收获什么不重要,留下什么才重要。”
从光影世界到现实行动
《靠近我看见你》的影响并未停留在银幕之内,而是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现实世界中。
电影上映后,海南州借此东风推出“跟着电影去旅行”文旅促消费活动和旅游线路推广,吸引游客走进电影取景地,感受大美青海。电影主要的取景地——贵德县更是在电影播出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省内外游客前来打卡。来自江苏南通的游客张皓让记者帮忙拍一张与丹霞地貌的合影,“来了青海,方知大美无言,我回去一定要做一个青海文旅推荐官,当然这是自封的啊!”
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公保才旦介绍,凭电影票根享景区优惠活动和3条旅行线路推出后,海南州各县星级酒店和民宿的预订量明显提升,特色农产品销量也有所增长,“电影+旅游”的模式初见成效。
更令人欣喜的是,电影上映的同时,新一轮援青行动仍在延续。记者从贵德县人民医院获悉,目前新一批50名白内障患者已经全部做完前期准备工作,11月初就能陆续接受手术治疗。
光影会落幕,但大爱不会。苏青“牵手”十五载,今年第六批援青干部早已握紧手中的接力棒,启程奔跑。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