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躲了李雪健20年,凭一部电影让影帝父亲红着眼鼓掌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00:40 2

摘要:当“星二代”三个字在娱乐圈沦为特权的代名词,有人靠着父辈的人脉挤占资源,有人顶着光环却连基本台词都念不明白,李亘却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把“李雪健儿子”的标签,悄悄换成了“导演李亘”。

当“星二代”三个字在娱乐圈沦为特权的代名词,有人靠着父辈的人脉挤占资源,有人顶着光环却连基本台词都念不明白,李亘却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把“李雪健儿子”的标签,悄悄换成了“导演李亘”。

没人知道,这个在片场默默搬道具、在剪辑室熬到天亮的年轻人,背后站着的是拿遍国内所有影帝、塑造过焦裕禄、宋江等经典角色的“国宝级演员”李雪健。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剧组,别人围着李雪健要签名时,他只会蹲在角落看灯光师调设备;高考想考表演系落榜,他没向父亲求过一句通融,转身考上北京语言大学学日语;2007年去日本当交换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在中华料理店洗盘子、端外卖,忙到凌晨才能趴在桌子上写剧本——那些在异国他乡听过的故事、见过的离别,后来都成了他首部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里最动人的细节。

李雪健从不会对儿子说“我帮你”,却用一生的行动给了他最好的言传身教。2000年查出鼻咽癌时,李雪健化疗到血管发黑、脖子溃烂,刚能下床就赶回片场,只因为“角色不能等”;即便后来成了圈内大咖,也从不会为李亘介绍资源,只在他考上北影导演系时,悄悄塞了本做满批注的《电影导演艺术》。李亘记得,拍第一部电影时,父亲只去探过一次班,没指导任何拍摄技巧,只说了句“别辜负观众坐在电影院里的那两个小时”。

202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入围“天坛奖”主竞赛单元,首映礼上李雪健坐在观众席,看着银幕上儿子用镜头讲述的青春与离别,突然红了眼眶。散场后他没说太多夸奖的话,只是拍了拍李亘的肩膀:“这小子,没给电影丢脸。”那一刻没人在意他是李雪健的儿子,所有人都在为这部没有华丽特效、却把普通人的悲欢拍得淋漓尽致的电影鼓掌——原来真正的“星二代传承”,从不是传递人脉与光环,而是把对艺术的敬畏、对生活的真诚,刻进骨子里。

如今再有人问李亘,“有个影帝父亲会不会更轻松”,他总会笑着摇头:“我爸给我的最大财富,是让我知道靠自己走出来的路,每一步都踏实。”在流量当道的娱乐圈,他像一株缓慢生长的树,不急于开花,却默默把根扎进生活的土壤里,用一部电影证明:比起“谁的孩子”,“成为谁”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而李雪健藏在镜头后的目光,或许早已告诉我们:真正的父爱从不是为孩子铺就坦途,而是教会他在风雨里自己撑伞,直到有一天,孩子能活成自己的光——这束光,比任何光环都更耀眼,也更长久。

来源:富足溪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