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未在内地上映的6部大尺度港片,看完让人唏嘘不已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21:41 1

摘要:Netflix弹幕里飘过一句“这案子要是放在内地,三分钟就剧终”,屏幕里何爵天正把镜头死死贴在陪审团脸上,让十二个普通人决定弑亲者生死——《正义回廊》香港票房破2000万那天,内地词条连热搜影子都没捞到,豆瓣却悄悄涨出8.4分,16项金像奖提名、两座奖杯入账,

Netflix弹幕里飘过一句“这案子要是放在内地,三分钟就剧终”,屏幕里何爵天正把镜头死死贴在陪审团脸上,让十二个普通人决定弑亲者生死——《正义回廊》香港票房破2000万那天,内地词条连热搜影子都没捞到,豆瓣却悄悄涨出8.4分,16项金像奖提名、两座奖杯入账,数字摆在那里,像一记耳光,也像邀请函:想看?

翻墙。

2000万票房在香港是什么概念?

换算成人民币,不够内地一部中秋档喜剧一天的零头,可它把本土观众重新拉回影院,靠的正是“不能说的那部分”。

2013年大角咀弑亲案卷宗里,警方照片、口供、街坊采访全在,何爵天偏要把最血腥的30秒剪成碎片,让观众自己拼,拼完才发现,拼出的不是凶手,而是自己心里的恶。

这一招,内地审查一眼看穿:观众拼完要是上瘾怎么办?

于是片子连龙标都没递,直接转战Netflix,上线首周冲进香港地区播放时长前十,数据说明,越不让看,越有人找缝。

麦浚龙2013年用《僵尸》把港产僵尸片拍成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票房1500万,成本900万,账面算赢,可他把赚的钱全砸进下一部《风林火山》,一砸就是十年。

2023香港影视展上,金城武、梁家辉、古天乐、刘青云名字并排,媒体问预算,他只回一句“比《僵尸》贵十倍”,换算下来至少9000万。

贵在哪?

把香港启德机场废跑道改成1:1铜锣湾雪景,雪是塑料,火是真火,烧的是投资人耐心。

麦浚龙要的不是票房,是“港片还能这么疯”的通行证,他赌的是流媒体时代,观众愿意为疯劲熬夜,赌对了,9000万回本不靠内地,靠全球版权预售加补贴,账算得明明白白:不让拍血腥,我就拍冷到骨头的雪。

郑保瑞更直接。

《狗咬狗》2006年用 handheld 摄影把陈冠希拍成野兽,票房800万,血腥味飘了十七年没散。

2023年他带着《命案》进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片头三分钟活埋加,评审团看完集体沉默,放映结束掌声持续90秒,镜头扫过去,观众脸比银幕白。

柏林场刊给出2.9分(满分4分),分数不高,但“特别展映”本身就是护身符:不竞赛,不卖票,只给片商看。

郑保瑞要的是国际版权,东南亚流媒体一次买断,价格够他再拍三部小成本。

内地市场?

他连龙标申请表都没打印,省下的时间多拍一场雨戏,让主角在里对着命运竖中指,观众看得懂,审查看不懂,这就够了。

黄绮琳走另一条路。

《金都》2019年用结婚登记处的小窗口讲“逃婚”,票房600万,拿金像奖新晋导演,数字不起眼,她把奖杯拍照发Ins,配文“终于不用回办公室上班”。

2023年她拍港剧《和解在后》,十集短剧,ViuTV深夜档播,平均收视3.2,比不过综艺,但广告客户是保险公司,要的就是“看完想离婚也得先买保险”的精准人群。

黄绮琳算的是成本:电影拍一年,剧集拍三个月,现金流活过来,她才有底气写下一部电影——讲离婚律师的故事,男主已定朱鉴然,女主还没谈拢,条件只有一个:必须能来内地拍,但不打算内地上映,拍的是给Netflix的“华语离婚指南”,版权费一口价,比《金都》整部票房高30%。

六部片子,一条暗线:都不靠内地票房,却都靠内地话题活着。

《维多利亚壹号》2010年被禁,原因是“房价涨得比血腥还恐怖”,如今B站UP主剪个“香港炒房血泪史”视频,弹幕齐刷“求未删减”,点击量500万,片方趁势推出4K修复版,海外流媒体版权涨价三倍,投资人半夜笑醒。

《僵尸》雪戏片段被抖音博主配上“东北零下四十度实拍”标签,点赞破百万,麦浚龙团队顺势放出幕后花絮,YouTube播放破千万,广告分成够再烧一场火。

数字摆在这里,再迟钝的人也看得出:不让进院,不等于没钱赚。

港片黄金时代靠东南亚加录像带,今天靠流媒体加补贴,公式换汤不换药,核心仍是“把不能拍的东西拍成必须看的东西”。

审查越严,创作者越会绕,绕得越远,观众越猎奇,猎奇值直接换算成播放时长、版权费、广告分成,账比票房清楚。

有人担心:这么拍下去,港片会不会只剩血腥暴力暗黑?

看看数据就知道,2022年香港本土电影总票房3.7亿港币,其中三级片或限制级题材占38%,比2012年涨了22个百分点,观众用脚投票,投的是“生活已经够甜,看电影就想尝点苦”。

内地市场甜腻,港片偏要苦,苦得真实,苦到让人想起交不起的房租、逃不掉的婚礼、判不明的命案,苦完还能在Netflix弹幕里骂一句“操,这就是命”,骂完睡觉,第二天继续上班。

结尾留一道算术题:如果《正义回廊》当初拿到龙标,票房能翻几倍?

答案没人知道,只知道它没拿龙标,照样让导演拿到下一部戏的启动资金,让投资人账面回本,让观众在凌晨两点对着屏幕沉默。

禁或放,到底谁在怕谁?

来源:古村听犬吠的宁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