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虽然《哪吒之魔童降世2》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攒了不少人气,但它却只能站在美术片的边缘,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你知道吗,虽然《哪吒之魔童降世2》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攒了不少人气,但它却只能站在美术片的边缘,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怪不得大家都在议论,行业的评奖规则什么时候能跟上电影的步伐?
这不,行业里已经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了。
说到这个,就是从中国电影家协会最近的报告中看到,大家其实在呼吁要给动画电影“争点面子”,比如“最佳动画导演”这些奖项,争取让动画作品不再被边缘化。
现在国内的感觉,就是动画片还在“美术片”的范畴里,跟主流电影划分得太死,等于给自己挖了个坑。
国际上看,日本宫崎骏的作品都能和奥斯卡双提名了,那边的动画已经成了电影界的焦点。
中国呢,好像还在用陈旧的规则看待动画电影,观众年龄逐渐年轻化,内容也越变越成熟,但评奖机制依然僵硬。
有人说,咱们的动画行业已经具备了和国际抗衡的实力,不然光靠“票房高”怎么行?
而光线传媒最近宣布,《哪吒3》已经在制作中,甚至还打算成立“中国动画电影联盟”,这说明行业也意识到,公平的评奖体系其实对作品和产业都很重要。
CEO王长田都公开表示,希望我们的动画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获得应有的认可。
其实,咱们的金鸡奖自1981年起就把动画归到了“美术片”,基本上就成了“陪衬”,国际上很多比赛早就打破了这种类别界限,参加主竞赛。
比如戛纳电影节,从2018年开始就允许动画片角逐金棕榈,这就是一种倒逼。
别忘了,2023年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已经突破210亿,占据票房总额的28%,而且受众越来越多是年轻人,剧情、内容都越来越接地气。
可就是这个市场火得不行,评奖规则却“卡”死了,难怪业内人都觉得这块蛋糕还远没吃够。
所以,只要政策能跟上,行业能够把动画作品从“艺术边缘”拉回来,未来的动画电影不光票房亮眼,还能站上国际舞台,真正实现“颜值、票房、艺术性”三赢。
否则,就像今天的《哪吒》一样,虽然火得不行,可却还在被评奖规则束缚着,难以发挥全部潜力。
来源:知情达理橘子GXO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