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金鸡影后惹争议,《好东西》包揽多奖,评委主席与新片合作被质疑金谋奖,咏梅失落全网心疼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9:24 1

摘要:颁奖刚结束,评论区就炸了锅,网友翻旧账、截现场图,一句“金鸡奖太水了”在电影频道的评论区下狂刷赞,风向一时间扑在宋佳身上,她至今没有正面回应。11月15日晚,第38届金鸡奖悄悄落幕,《好东西》拿下最佳故事片,宋佳拿下最佳女主角,钟楚曦拿下最佳女配角,从台上到台下都很热闹。真正让风暴成形的,是两件事同时出现:咏梅在《出走的决心》的表现被称“教科书级”,而张艺谋是本届评委会主席,恰好又与宋佳合作新片《惊蛰无声》。有人说宋佳这次“赢的是综合而不是表演”,有人反驳“影后不是比哭得多,是比角色完成度”,评论区一个个

宋佳金鸡影后刚落定,《好东西》包揽多奖却被质疑“金谋奖”,评委主席张艺谋与她新片合作被顶上热搜

颁奖刚结束,评论区就炸了锅,网友翻旧账、截现场图,一句“金鸡奖太水了”在电影频道的评论区下狂刷赞,风向一时间扑在宋佳身上,她至今没有正面回应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7TehtbS

11月15日晚,第38届金鸡奖悄悄落幕,《好东西》拿下最佳故事片,宋佳拿下最佳女主角,钟楚曦拿下最佳女配角,从台上到台下都很热闹

真正让风暴成形的,是两件事同时出现:咏梅在《出走的决心》的表现被称“教科书级”,而张艺谋是本届评委会主席,恰好又与宋佳合作新片《惊蛰无声》

在社交平台,大家把这串线连了起来,争议也就顺着线吵到了天亮

咏梅坐台下那一瞬的失落,被人截图反复发,很多人替她不值

有人说宋佳这次“赢的是综合而不是表演”,有人反驳“影后不是比哭得多,是比角色完成度”,评论区一个个都像在扯红线

评奖从来不是单线题,评委口味、作品风格、角色难度、行业影响力,哪样都能改变最后的指针

这话我们都懂,可真到了自己心爱的表演没获奖时,情绪就是很难压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7Ztn3lZ

更麻烦的是,争议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网友把2012年宋佳凭《悬崖》赢孙俪《甄嬛传》拿白玉兰视后的旧事翻了出来,又把2013年她凭《萧红》击败《一代宗师》章子怡拿金鸡影后的话题接上,像是在证据链里加重码

那几年到底该谁赢,已经在当时吵过一次,这次拿来当“旧账”,情绪就更容易聚拢

宋佳一路走来也不算风平浪静

她早年的感情八卦、被指“靠陪上位”的说法又被翻出来兜一圈,真假难辨的碎片在社交平台里越滚越大

这种回炉炒作,对当事人肯定不是好事,对吃瓜的人也不见得是好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7g6FRSY

再看同一届的其他结果,争议就更不止一处

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只拿了最佳美术片,主创零人出席,官方账号也没主动提获奖,网友把这叫“无声抗议”

钟楚曦拿下最佳女配后,被拿去和蒋勤勤、惠英红的表演对比,评价两极分化明显

另一方面,袁富华凭《水饺皇后》拿最佳男配,完成金马、金像、金鸡“三金”大满贯,几乎全网一致叫好

陈思诚凭《唐探1900》获最佳导演,易烊千玺摘影帝

搭配《哪吒》的冷处理,很多人开始吐槽“评选和票房、大众口碑脱节”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7m2FSFe

争议升级到11月17日,网络上开始调侃“金鸡改名金谋”,与其说是逗趣,不如说是对评审机制的半真半假的质疑

有人留言说“我们要的是透明”,有人说“艺术不是人气投票”,这两句话都对,但它们常常不能同时满足

如果一项奖每年都能逼近大众共识,那是运气;

如果能让不同审美人群都找到理由,那是机制

把目光拉回行业,背景更清楚

中国电影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全国总票房419.52亿元,同比增长21.12%,票房前十影片就吃掉了72.5%的总盘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7sb1hBw

这意味着热度被头部牢牢握住,真正能在艺术与市场之间两头都占的作品不多

报告也提到部分主投影片票房不达预期,第三季度靠主控影片拉了一把,净利润同比增长1463.17%

猫眼娱乐的分析师在国庆档点评时说

类型多元但缺爆款,无单片单日破亿,续作撑着盘子,很多续作不如前作

这样的行业氛围下,评奖如果更看“作品完成度”和“创新性”,就难免和票房拉开距离;

如果更看“行业带动”和“影响力”,又会被说“看流量”

奖项争议不是中国独有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80C0t7r

2017年金马,周冬雨与马思纯凭《七月与安生》共同拿影后,惠英红的细腻演出被很多业内认为更稳,结果公布后也是吵到天亮

官方把“双影后”的设置当成平衡术,效果也只能说勉强

同年格莱美,阿黛尔拿年度专辑,现场就说这奖该给碧昂丝,媒体总结为“评选偏保守”,后来格莱美在规则和评审结构上做了微调

我们常说艺术奖是“共识的投影”,但共识是动态的,群体是复杂的,评委不是算法,更不是预言家

回到宋佳身上,还是得把话说完整

她在《好东西》里的“王铁梅”是个日常人物,复杂又克制,情绪在缝隙里走,这种戏不容易拍得亮,却容易被忽略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87aN58q

咏梅的《出走的决心》更像高温戏,焦点和张力都在台前

两种表演风格碰上评委偏好,结果自然就会分歧

从认真创作的角度看,宋佳这次的获奖不算离谱,但从情绪和记忆的角度看

旧争议重叠新结果,公众会更敏感,这也不奇怪

真正让人不舒服的,是把人和奖捆成“是非黑白”,把机制里的复杂因素简化成一句标签

“金谋奖”的玩笑当然刺耳,但它提醒了我们一个问题

评奖与行业关系太近,透明度、回避机制、评审结构的公开度,都是公信力的命门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8FXMQLE

如果这些环节能更清楚,争议也许不至于走向人身

讨论就能落在作品、落在方法、落在突破上

说到底,奖杯是一个时刻,不是一生的裁决

观众愿意看到好作品常常超过愿意看到好奖

评奖更像一面镜子,照的是当下的审美与选择,不是永久的判词

这次的喧嚷也许会让主办方更重视反馈

如果未来能在评审名单、流程说明、评分维度上做更多公开,哪怕不完美,也更容易被理解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48LX0APA

作品会继续出来,演员会继续成长

争议不是坏事,它提醒我们别把艺术变成单选题

希望下一次,当我们再看到影后、影帝的名字

来源:电影发掘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