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菜肉馄饨》11月15日正式上映。影片以上海为背景,以一碗平凡却饱含深情的菜肉馄饨,串联起整部剧的情感脉络,那些真实细腻的生活画面也重新唤醒了属于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
电影《菜肉馄饨》11月15日正式上映。影片以上海为背景,以一碗平凡却饱含深情的菜肉馄饨,串联起整部剧的情感脉络,那些真实细腻的生活画面也重新唤醒了属于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
作为影片的主要取景地之一,锦江旗下的国际饭店也因此迎来集体怀旧打卡热潮。今年恰逢锦江品牌90周年,作为上海民族品牌,锦江旗下酒店、旅游、客运等六大板块,共同构建起覆盖“吃、住、行、游”的文旅服务生态链,也串联起几代上海人以及海内外游客关于上海城市生活的美好记忆。
▲电影《菜肉馄饨》在国际饭店取景
01 上海“吃”的记忆
“锦江”品牌,来自董竹君先生1935年在上海打造的高水准餐厅“锦江川菜馆”。90年来,经过历次改革发展,锦江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酒店集团,拥有上海多个地标性酒店。
其中以常年排队王——国际饭店出品的蝴蝶酥最具代表性。《菜肉馄饨》电影里,创始于1934年的国际饭店,是上海人喝咖啡吃下午茶的热门场所。自电影首映以来,大堂咖啡厅几乎每日座无虚席,电影同款配有蝴蝶酥的下午茶套餐成为热门套餐。
▲市民及游客排队购买国际饭店蝴蝶酥
▲国际饭店下午茶
“蝴蝶酥”原是国际饭店开业之初重金聘请外籍名厨引进的西式名点,因其造型宛如蝴蝶,口感酥脆、奶香浓郁,深受顾客喜爱,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海派西点的代表作之一,长期霸榜上海必买伴手礼。它不仅是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曾在进博会期间被选为接待首长使用的西点品种之一。
▲国际饭店蝴蝶酥
除此之外,和平饭店龙凤厅的本帮菜,锦江饭店的烤鸭、黄鱼面、火烧冰淇淋,新锦江出品的非遗上海酥饼,上海锦江都城南京饭店的醋溜鱼片、松子鳜鱼……串联的不止是关于上海的味觉记忆,更是无数和家人、亲友相聚的情感记忆。
借《菜肉馄饨》电影上映之际,锦江丽笙酒店围绕“海派锦江美食记忆”推出了一系列餐饮与体验活动,用熟悉的味道唤起人们对上海生活的情感共鸣。国际饭店以电影为灵感,将银幕中的温情延续至现实,特别推出手作菜肉馄饨,观众不仅能亲临电影拍摄地“云楼中餐厅”品尝,还能通过官方渠道购买生鲜馄饨,把电影里的味道带回家;除了还原家常滋味,国际饭店还结合影片中呈现的90年代婚礼场景,特别推出云楼海派婚宴主题套餐,让宾客重拾属于上海的浪漫仪式。此外,即日起至2026年1月31日,凭《菜肉馄饨》电影票根可在锦江旗下国际饭店、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上海锦江饭店及上海新世界丽笙大酒店等享专属优惠套餐、下午茶及多重礼遇。
▲国际饭店手作菜肉馄饨
02 上海“住”的记忆
《菜肉馄饨》电影里,老汪两人在国际饭店大堂相会,当年,有机会住上海国际饭店是很时髦很高档的体验。1950年11月,其楼顶中心的旗杆被确定为上海城市测绘平面坐标原点。如今站在酒店大堂,仍能看到“上海城市坐标原点(副点)”标志。
▲国际饭店
上海“住”的记忆一定也少不了“老锦江”(锦江饭店在上海人心目中的昵称)和“新锦江”。
锦江饭店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家国宾馆,自1951年开业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曾接待过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首脑,成为新中国早期外交史的见证者之一。自2000年开始,锦江饭店不再局限于接待国宾,普通民众也有机会踏入这片历史悠久的殿堂。这里成为无数新人梦寐以求的浪漫见证地,那时候,人们以能够在锦江饭店举行婚礼为荣耀。
▲锦江饭店
1990年启幕的新锦江大酒店,以153米高度成为当时的“上海第一高楼”,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存在。其独特的蓝色玻璃幕墙、空中旋转餐厅与挑高大堂,以鲜明的现代主义语汇,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的中国新貌。建筑顶部的蓝天旋转餐厅,成为俯瞰城市变迁的最佳窗口。
▲上海新锦江大酒店蓝天旋转餐厅
在上海,几乎每个角落都能遇到锦江旗下酒店,它们共同编织着上海人关于住的记忆:构筑起外滩一线轮廓两大高点的和平饭店和外滩华尔道夫;矗立在外滩次一线地带的Art Deco经典塔楼上海外滩锦江都城新城饭店和上海锦江都城南京饭店;屹立于人民广场核心位的金门大酒店、上海新世界丽笙大酒店;位于静安寺商圈的静安昆仑大酒店、上海宾馆(建成时为上海第一高楼)和静安宾馆焕新归来的海格公寓(从四星级酒店蝶变为高端服务式公寓,成为申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传承”全链条活化的典范之作);虹桥开发区摩天楼群里尤为瞩目的虹桥宾馆、上海扬子江丽笙精选酒店……
▲上海新世界丽笙大酒店
锦江还在上世纪90年代,用“锦江之星”品牌,填补了高端酒店之外的标准化酒店产品空白,锦江之星当年的首店(如今为“白玉兰”品牌酒店),就开在锦江乐园门口。
随着2021年“J酒店”登顶上海中心大厦,进一步刷新了大众对中国自主打造奢华酒店的认知,锦江正用日益多元的品牌矩阵覆盖中国版图的各个省份,锦江不再只是“上海名牌”,而是一个辐射全国、全世界的旅居符号。
▲上海中心J酒店餐厅&客房一隅
如今,锦江国际集团投资和管理的酒店开业数超过1.4万家,分布世界100多个国家,规模排名全球第2位。成为国际品牌的锦江,不只服务中国旅行者的境内外旅行,也着眼于服务全球旅客,为中国民族品牌在全球市场获得更高的参与度和竞争力。今年8月,锦江酒店(中国区)于吉隆坡宣布,携锦江都城、麗枫、锦江之星、暻阁、云居等品牌规模化出海,将进一步推进中国酒店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展示风采。
03 上海“行”的记忆
车辆外观锃亮、内部裹着雪白的白座套,司机不仅穿戴平整的白衬衫和领带,更待客礼貌且用语规整……这是上海人对“锦江出租车”的群体记忆。
锦江出租车、锦江商旅大巴一直是大众日常及商旅出行的可靠伙伴与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不仅代表着安全、便捷与专业的出行服务,更深深融入了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运行脉络与日常生活。
作为城市的移动名片,锦江出租车从今年6月起陆续换装,车身的蓝金线条与绽放的白玉兰花影相映成趣,为上海文旅赋能更具活力的海派美学。
▲锦江出租车换新颜
来往上海的,除了普通市民游客,还有高规格代表团。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2001年上海APEC会议、2010年上海世博会、历届进博会......背后都有锦江汽车国宾车队的服务。
▲锦江汽车国宾车队上世纪60~70年代国宾接待用车
▲前七届进博会中,锦江汽车共投入一千余辆大中小型车辆,接待服务嘉宾超18万人次
04 上海“游”的记忆
《菜肉馄饨》中有一个镜头,老汪坐地铁手机拍摄拆除前的锦江乐园摩天轮。这座108米高的摩天轮,不仅是闵行的地标之一,更是上海城市记忆的璀璨明珠。未来,锦江乐园将变身为“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摩天轮也会“成长”得更高更大,成为未来一代的上海记忆。
▲原锦江乐园摩天轮
在上海人的记忆中,上海国旅的广告和线路设计总是格外精心别致的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经常见到车头挡风玻璃内放置着“上海国旅:意大利/美国XX团”团标和接机牌的日野大客车,满载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城中穿梭......作为中国首家专业旅行社,锦江旅游旗下的上海国旅在出入境旅游领域的前瞻布局,对促进国际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1964年,朝鲜旅游团游览上海外滩
▲1973年9月,上海国旅接待的第一条海外邮轮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国旅接待的意大利旅游团
直至今日,在中国向世界诸多国家开放免签,吸引众多入境客前来探索的当下,锦江旅游依旧步履不停,包括今年在意大利、瑞典、捷克等国家设立海外签证代办服务中心;派精兵强将在浦东机场航站楼24小时为外籍旅客提供便利服务......令更多国际旅行者更细致入微地发现中国之精彩。
锦江,串联着90年历史长河,以“吃、住、行、游”为媒,构筑起与大众生活和旅行紧密融合的生态体系;锦江,也着力成为连接世界和中国的桥梁,让外部世界和中国更紧密地连接、互动,精心呈现“同世界交响”的华彩。
来源:商界新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