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5日,文艺片《日掛中天》票房3800万,被《封神3》8.7亿碾成渣,却硬把密钥延到明年1月15日。
“这片子我妈拉我去看,我差点睡着,她哭到口罩全湿。
”
12月15日,文艺片《日掛中天》票房3800万,被《封神3》8.7亿碾成渣,却硬把密钥延到明年1月15日。
票房冷,奖台热。
辛芷蕾刚拿威尼斯,又冲金球,韩国人要翻拍,豆瓣从6.8爬到7.2,可热搜全是“看不懂”。
看不懂就对了。
导演蔡尚君在平遥直接甩话:“电影不是短视频。
”一句话把年轻人怼到墙上。
最扎心的是数据:35岁以上观众上座率42%,近三年文艺片最高。
爸妈辈连夜打五星,95后打一行字“道德绑架”。
同一张银幕,两代人看出两个世界。
辛芷蕾为演纺织女工蹲工厂三个月,手上茧子被镜头怼脸拍。
年轻观众吐槽“女主为什么不跑路”,中年观众沉默“跑?90年代下岗潮,跑哪去?
”
郝蕾那条“朋友圈”被本人盖章造谣,可话题已经起飞:女性不反抗就是背叛女权?
编剧韩念锦发微博:“我们想拍的是被时代列车甩下去的人。
”一句话把“过时”两个字坐实,也把“深刻”焊死。
最魔幻的是高校课堂。
资料馆把片子收进“新世纪保护计划”,北电老师按帧拉片,学生弹幕飘过“这节奏我2倍速都嫌慢”。
片方延长排片,影院经理翻白眼:“黄金场给《封神》,午夜场给《日掛中天》,上座率一半是中老年团建。
”
可就在午夜场,有人看到老太太扶着老伴出门,边走边说“当年我们厂也这样”,声音哽咽。
文艺片不是死了,只是换了个活法:不抢周末,抢寒假;不抢小镇青年,抢爸妈钱包。
韩国CJ花重金买翻拍,看中的就是这份“中国下岗疼痛”,准备让汤唯演韩版辛芷蕾,评论区瞬间热闹:“国产疼痛还没好,就要出口转内销?
”
金球奖如果真能拿下,国内排片估计再涨一波,可惜年轻观众还是不买账:“奖是评委的,票是我的,睡觉比奖杯实在。
”
片尾字幕升起,灯光亮起,中年观众坐着不动,年轻观众冲向厕所。
同一个出口,两种逃离。
电影没毛病,观众也没毛病,是时间把两批人放错了场次。
———
“我妈说好看,我说催眠,谁都没错,错的是把一张票卖给了两代人。
”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