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风穿过病房走廊,带着刺骨的凉意。我握着妻子的手,站在那扇消毒液冲鼻的病房门前,心跳得厉害。进到病房内,床牌上写着“胡华明”,三个字轻如纸片,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七十二年岁月,像一部缓缓播放的老电影,在我眼前一幕幕闪回——主角,是我大哥,胡华明。
#情感美文##兄弟姐妹#
文/胡八明
秋风穿过病房走廊,带着刺骨的凉意。我握着妻子的手,站在那扇消毒液冲鼻的病房门前,心跳得厉害。进到病房内,床牌上写着“胡华明”,三个字轻如纸片,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七十二年岁月,像一部缓缓播放的老电影,在我眼前一幕幕闪回——主角,是我大哥,胡华明。
他生于1954年2月19日,是家里第一个孩子。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父母劳碌,家中八个兄弟姐妹里,他是最早扛起责任的人。他18岁时就在县电影公司放电影,在沙堆镇乡下放电影的时间多,在那个七、八十年代里,放电影是门吃香的工作。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时,每到星期天,他骑着那个年代还不多的自行车,从几十里远的县城来到北港乡下老家,给母亲送点生活物资,给父亲带条香烟,也给弟弟妹妹们带点糖果……!过年时的新衣服,大哥也给我这个最小的弟弟买。
命运从不曾轻易放过善良的人。几年前,大哥被查出咽喉癌,消息传来,全家如遭雷击。他在武汉协和医院做了手术,切除了部分声带,说话变得沙哑艰难。可他从不抱怨,每次通电话,依旧是那句:“没事,别担心,你们好好过日子。”
去年,病情复发,又在广州陆军医院做了第二次手术。两次治疗,花费几十万元,全靠他的两个儿子——我的两个侄儿默默承担。大嫂没日没夜的守床,从未叫苦。而大哥,躺在病床上,仍不忘叮嘱他的弟弟妹妹、儿子儿媳们:“别花太多钱,也不要伤心,人人都是要走的。”
如今,癌细胞已转移到肺部。医生没说太多,但眼神里的沉重,谁都看得懂。我走进病房时,他正靠在床头,瘦得几乎脱了形,脖子上还留着手术的痕迹。看见我,他努力扯出一个笑,喉咙里发出断续的声音:“你……来了。”
那一瞬,我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我想起他骑着自行车载我去镇上赶集,想起他替我挨父亲的打,想起他在我婚礼上默默站在角落,看着我笑得像个孩子。他一生没说过多少豪言壮语,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长兄如父。
窗外,暮色渐沉。大哥闭着眼,呼吸微弱。妻子轻轻握住他的手,低声说:“哥,我们会常来看你。”他微微点头,眼角滑下一滴泪。
我知道,他不舍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这个他倾尽一生守护的家。
大哥,你累了,好好歇一歇吧。这一生,你已做得太多、太好。若有来世,换我做兄长,换我来护你周全。
只愿风再起时,能捎去我心底最深的那句:
“哥,谢谢您。”
来源:通城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