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党的女儿》的拍摄故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5 15:41 1

摘要:为了将情节简单的《党费》扩展为100分钟左右的电影,林杉前往江西瑞金搜集素材,采访了20多位坚持斗争的幸存者,深入了解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生活和斗争。林杉最初将影片取名为《疾风劲草》,1957年3月剧本第三稿完成后,改名为《党的女儿》。

1956年《上甘岭》拍摄期间,导演沙蒙鼓励编剧林杉创作新剧本,同事推荐了王愿坚的短篇小说《党费》,林杉深受触动,决定将其改编成电影。

为了将情节简单的《党费》扩展为100分钟左右的电影,林杉前往江西瑞金搜集素材,采访了20多位坚持斗争的幸存者,深入了解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生活和斗争。林杉最初将影片取名为《疾风劲草》,1957年3月剧本第三稿完成后,改名为《党的女儿》。

田华成功塑造了李玉梅这一经典形象,她注重挖掘角色内心,通过眼神表现李玉梅的深沉坚定,展现其经历的地下斗争。选小妞的演员时困难重重,要求年龄和脸型都要像田华。后来发现剧组服装员沈竞的女儿基基合适,基基试镜出色,最终获得角色,还因入戏太深在拍戏时打了扮演国民党兵的剧务武愚,拍完戏后好几天不理他,为纪念影片,基基改名为“竞华”。

导演沙蒙对剧本非常满意,《上甘岭》拍完后就进行分镜头工作,但因反右运动被错划为“右派”,拍摄工作搁浅。1958年初,改由林农接手导演,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完成拍摄。

影片拍摄注重细节,如田华饰演的李玉梅临刑前整理衣襟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骨气,得到茅盾先生的盛赞。导演林农用蒙太奇手法将李玉梅与匪兵搏斗的慢镜头与阁楼上小程紧咬嘴唇的特写交叉剪辑,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感和感染力。

后期制作时,原剧本中“取材于王愿坚短篇小说《党费》”的字样被取消,林杉深感遗憾,后来在剧本单行本中加写后记说明情况,表达对原作和原作者的尊重。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