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目的地》相对于前目的地这个译名,电影的英文名称直译更加贴切:宿命论。看到最后发现,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周而复始的循环,就如一条蛇自己咬着自己的尾巴,不停转圈。节奏较为缓慢,对白有点枯燥。空间循环这个梗很多电影都玩过。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结局的故事太孤独了,
1、《前目的地》
相对于前目的地这个译名,电影的英文名称直译更加贴切:宿命论。看到最后发现,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周而复始的循环,就如一条蛇自己咬着自己的尾巴,不停转圈。节奏较为缓慢,对白有点枯燥。空间循环这个梗很多电影都玩过。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结局的故事太孤独了,孤独到全世界都只剩自己。
2、《致命ID》
第一个想出人格互杀点子的人真的是天才,十多年之后,借鉴了这个点子的恐怖童谣依然惊艳,并且成了明侦第一个出圈的案子,足以证明其优秀。以及,这么好看的故事竟然只花了一个半小时讲完,感动。即使没看完就猜出百分之七十也依旧很好看,不过相比主要情节本身,最戳我的是Paris和ED对于生命生活意义的那段对话。
3、《记忆碎片》
很神奇,跟着电影的叙事结构看下去,基本可以看懂故事脉络,而且倒叙的部分因为不断重复强化记忆,甚至看得更明白,不清楚的部分基本不影响对整个故事的理解。但是想要再看一遍重新按时间顺序梳理,越想理清各种细节反而越糊涂,疑问越多,再去看解说发现不同的人理解也不一样,突然失去了深究的兴趣,就当是一次模拟失忆吧,连头痛的感觉都是真实的。
4、《蝴蝶效应》
一部让人回味悠长的电影,关于男主看日记回忆可以穿越到日记的任何时间,但每次的结果都不是根据他的期待改变的,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生死已经发生的事,无论怎么挽救都会在另一个方面发生其他,不如珍惜每次的决定和过程,与其无力改变,不如一开始就珍惜当下。
5、《禁闭岛》
看完电影人都是懵的,我其实并不相信最后医生说的那些话,我还在想这个精神病院的阴谋是不是成功了,但是我对前面的各种情节又没办法解释,直到看了一些电影解说才明白究竟在讲什么——这让我第一次明确体会到我的防御机制正在运作。我从一开始就是跟随主角的视角进入这个故事,所以到最后我没办法相信这一切都是假的,只是一场戏,可我的大脑又没办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我宁愿宕机也不愿意接受最后医生的说法。认识就是改变的第一步,下次再碰到我出现防御姿态的时候我或许可以多提醒一下自己,不要那么紧绷,也无需太过紧张。
6、《恐怖游轮》
看着很过瘾的片子,前后闭环了,一切有点奇怪的出现后面都能补上。一开始求助就猜到了是之后发生的,只是呼叫人猜错了。 有点祖父悖论的感觉,可能用平行时空解释好一些。 但是heather这个伏笔竟然后面真的就没了。不断将自己放置在最绝望的境地,不断和自己决斗,以最坚决的姿态进行最绝望的斗争。除却自我意识,我们还有任何借口能证明我是我吗。
7、《万能钥匙》
多管闲事没什么,但很难理解明明把老太太药晕了,却不绑起来....也很疑惑为什么和律师这么亲热,可能女主自来熟...但最后明白律师身份还是惊喜。神秘主义本身比剧情更吸引人,希望表现更细致。黑人续命很难不想到《逃出绝命镇》,女主是真漂亮,穿睡衣也太诱人了。
8、《穆赫兰道》
挺新奇的关于梦的电影,它不像今敏那样以一种明显的方式来表达。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也尝试将故事中的各个片段联系起来,试图阐明故事的全貌,但还是难以理解某些场景,当我看来一些解析并尝试理解那句话——“潜意识是人们压抑在心中的欲望,并以梦的形式表达出来”,整个电影所要展现的事情变得清晰的起来,梦境中那种跳跃、离奇的场景和电影简直如出一辙。
9、《致命魔术》
剧情穿插着虚虚实实,到最终才慢慢地讲述出事实。心想着要盗取别人的精华,其实只是暗箱操作罢了,魔术魔术就是掩人耳目的一种技艺。当你深陷其中时,你也会忘掉了自我。反转反转再反转,绝杀了还能反转。 感觉第一次看大概能理解80%左右吧,但总觉得有些台词和镜头的细节值得再仔细研究。
10、《盗梦空间》
小时候总是看到说这部电影很烧脑,因为担心自己太蠢看不懂一直没敢看,终于看完发现其实没那么难懂。很精彩的故事,如果能在大屏幕上再看就好了。还是有一点点地方没太看明白,但是不影响对整部电影故事的理解。诺兰还是太高级了。现在满脑子都是“我的世界该不会也在梦里吧?”后劲太大了! 诺兰简直是“造梦师”,带我们在别人的梦里偷东西,情节一环扣一环,尤其是那个走廊打斗的失重镜头,简直绝了!感觉脑子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健身。
全球公认最烧脑的十部电影,以为看懂了,其实一无所知!
来源:小爆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