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灵》演员脱发,《驱魔人》致残,杰作下的残酷真相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15:49 1

摘要:任贤齐肯定不答应啊,这可是玩命的事,最后只能找替身上,可谁知道替身被吊了远超10秒,差不多得有1分钟,人在上面痛苦挣扎,最后直接送医院了。

本来片子口碑就不行,结果还爆出他跟任贤齐,熊欣欣闹掰的事,热度一直下不去,说起来任贤齐这事挺气人的。

他在片里演卧底,有场被吊死的戏,麦浚龙非得让任贤齐自己来真吊颈,说咨询过医生,10秒没事。

任贤齐肯定不答应啊,这可是玩命的事,最后只能找替身上,可谁知道替身被吊了远超10秒,差不多得有1分钟,人在上面痛苦挣扎,最后直接送医院了。

后来新闻说,平时好脾气的任贤齐,气得都想打麦浚龙,另外熊欣欣更直接,直接发帖骂麦浚龙“变态”,至今麦浚龙这边也没回应,不管他有啥艺术理由,让替身遭这罪,这事都没法洗。

一,从“真吊颈”到“拖大船”,导演的“真实执念”有多可怕?
这事让我想起影史上一堆导演为了“艺术”瞎折腾的事。

最出名的就得说赫尔佐格拍《陆上行舟》那回,简直疯狂到没边,他拍这部片的时候,非要在亚马逊丛林里,不用任何特效,让工作人员用人力把一艘320吨的蒸汽船拖过陡峭的山坡。

要知道历史上真实原型菲茨卡拉德,搬的只是艘小破船,还拆成零件搬,赫尔佐格这不叫还原历史,叫故意找罪受。

他自己说这是追求“狂喜的真实”,还自诩“无用之物的征服者”,意思是把人的潜力逼到极限,干件没用的事就叫艺术。

可这“艺术”的代价也太大了,剧组出了好多严重事故,好几个当地原住民临时演员没了命,还有个伐木工人被毒蛇咬了,为了不让毒液扩散,自己用电锯把脚锯了,后来这些破事都被拍进纪录片《梦想的负担》里。

本来想觉得赫尔佐格挺有追求,后来发现他不光折腾工作人员,还跟主演克劳斯・金斯基闹得你死我活,金斯基在片场脾气爆到不行,当地部落酋长都跟赫尔佐格说,要不帮他把金斯基干掉。

更过分的是,赫尔佐格还故意利用金斯基和原住民的矛盾,来拍戏里的紧张气氛,追求镜头里的真实没问题,但把剧组人员的命当赌注,这就不是艺术,是滥用权力。

他模糊了电影和现实的边界,最后受苦的都是底下干活的人,还有库布里克拍《闪灵》,对女演员谢莉・杜瓦尔的折腾,看了都觉得心疼。

库布里克出了名的完美主义,拍那场棒球棒的戏,居然拍了127次,不光如此,他还在片场孤立杜瓦尔,让其他工作人员别同情她,甚至当着众人的面骂她表演不行。

这种调动情绪的手法也常见,比如杨德昌也用过,但人家都有分寸,没让人遭这么大罪。

杜瓦尔那段时间,每天哭12个小时,哭了好几个月,最后精神压力大到头发一撮一撮掉,还得了一身病,后来她自己回忆这事,说那段日子就是“地狱”。

可气的是,她这么拼的表演,当时不仅没被认可,还被提名了金酸莓奖最差女主角,直到2022年库布里克的虐待行为曝光,这个提名才被撤销。

更让人唏嘘的是,杜瓦尔后来居然说尊敬库布里克,很显然,这就是片场权力不对等造成的“心理驯化”,受害者自己都开始为施害者找理由了。

“方法派”表演是让演员入戏,不是让导演虐待演员,这点拎不清,还谈什么艺术,弗莱德金拍《驱魔人》也没好到哪去。

为了让演员有真实的恐惧反应,他居然在片场突然掌掴演员,或者冷不丁鸣真枪,拍卧室戏的时候,他把场景搭在一个巨大的冷冻室里,温度降到零下20多度,就为了拍演员呼出的白气。

女演员艾伦・伯斯汀有场被拽倒的戏,本来就跟导演说绳索拉力太大,结果弗莱德金转头就跟特技人员说“这次给她来点狠的”。

下一次拍摄,伯斯汀被拽得更猛,直接落下永久性脊椎损伤,另一个女演员琳达・布莱尔,因为被绑在剧烈摇晃的机械床上,也留下了长期的背痛。

弗莱德金说这么做是为了让观众有“无法忍受的观影体验”,片子上映后确实有人在影院昏厥,呕吐。

可观众的反应再激烈,也不能成为伤害演员的理由啊,演员的身体又不是道具,坏了可没法修复。

更何况那时候好莱坞还没完善的安全协议,演员工会的规定就是张废纸,导演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这哪是创作,就是欺负人。

二,从《咆哮》的灾难到现在的规则,电影人终于学会“守底线”了?
要说影史上最惨的,还得是诺埃尔・马歇尔拍《风林火山》。

他想拍一部讲保护野生动物,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电影,结果干的事全是在害自己和别人,他找了100多只没经过训练的狮子,老虎这些大型猫科动物,还让自己家人包括孩子,跟这些动物一起拍,既没工会保护,也没安全协议。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离谱,这哪是拍电影,就是拿命赌,最后后果有多严重?70多个演职人员重伤。

马歇尔自己被动物咬了至少11次,得了血液中毒还查出坏疽,住了好久的院,他妻子蒂皮・赫德伦腿骨折,也得了坏疽。

女儿梅兰妮・格里菲斯被狮子袭击,脸都得做整形手术,儿子约翰・马歇尔头被咬伤,缝了56针。

这部片拍了11年,花了1700万美元,大部分还是自己凑的钱,结果全球票房才200万美元,直接把家里搞破产了。

现在这部片重映,观众也不是为了看剧情,大多是出于“病态好奇心”,豆瓣评分才5.7,没了伦理底线的“艺术追求”,最后只能变成一场笑话。

不过近几年情况好多了,比如伊纳里图拍《荒野猎人》,虽然也在零度以下的偏远地区拍,还用自然光,按时间顺序拍,剧组人员说像“人间地狱”,但至少没出人命。

而且片子上映后,小李子“生吃野牛肝,忍严寒”的幕后故事,还成了他拿奥斯卡的宣传点,本来想觉得这还是在折腾人,后来发现跟以前比,已经收敛很多了。

现在好莱坞有严格的工会规定和安全协议,比如2023年拍《疯狂的麦克斯,弗瑞奥萨》,危险动作必须经过第三方安全评估,替身还得戴实时生命监测设备。

这些规则不是限制艺术,而是保护创作的人,还有件事值得说,就是拉斯・冯・提尔拍《黑暗中的舞者》时,跟音乐人比约克闹得很僵。

当时报道说两人是创作分歧,比约克还消失了四天,传言她气到吃戏服,结果2017年,比约克站出来说冯・提尔性骚扰她,还说自己拒绝后,冯・提尔就诬陷她“难相处”。

虽然冯・提尔否认了,但比约克之后发誓再也不演戏了,这事儿也提醒大家,导演的极端手段不光会伤害身体,还可能侵犯人格。

艺术创作的边界,不该是别人的痛苦和尊严,说到底,从麦浚龙到赫尔佐格,库布里克,这些案例都在说一件事,好电影不是“虐”出来的。

以前行业没规矩,导演能肆意突破伦理底线,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安全协议和工会保护,演员不用再拿命换镜头。

作为观众,我们也得清醒点,别觉得幕后越惨,电影就越“高级”,那些演员的痛苦,不该成为我们讨论“艺术”的谈资。

毫无疑问,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用技巧和诚意打动人,而不是靠牺牲别人的安全来博眼球。

希望以后再也不会看到“替身被吊进医院”“演员被折磨到脱发”这样的新闻,这才是电影行业该有的样子。

来源:鉴史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