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最后一天来到影院,本以为没有多少人,没想到,很多的观众已经早早入场,安静坐下满怀期待地,开始了长达二个多小时的观影之旅。
9月最后一天来到影院,本以为没有多少人,没想到,很多的观众已经早早入场,安静坐下满怀期待地,开始了长达二个多小时的观影之旅。
拉开序幕的是,前两部泪目的情节,一瞬间就将影院的情绪点燃。
只是比起前两部的震撼来说,第三部作为终结篇,前一个小时,真看得人很憋屈。
失落的情绪,不禁涌上了心头,可平缓过去,没想到后面的泪点一个接着一个。
炸毁的铁轨,两双带血的手掌,火车呼啸而去,而地上则被鲜血染红了一片。
运输了第一百次,他对吴专家说过“到了一百次,我就要回去了。”
看到他一瘸一拐的身影,真想说“你放心回去吧,你已经足够勇敢与坚强了。”
可一声轰鸣,他倒在了最短的一段运输线上,红色的花撒满了来时的路,英雄一路走好。
第二部中失忆的他,又一次来到战场,这一次,他没有倒在惨烈的前线,而牺牲在了谈判的中立场。
战友们为他哭泣,为他不值,可这是他的选择,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尊严。
那白色和平鸽,头顶上的一点红,是排长怒目的眼,面对挑衅,他不是不敢掏枪。
他用行动诠释了中国信仰,爆泪场景是黄继光的牺牲,三个碉堡像火蛇,没想到书本上的场景是如此残酷。
三个阵地只剩下最后一个,黎明的阳光就要来临,红色的旗帜,还没有插到最高峰,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他怒了,更不顾一切了。
排长在呼喊着他的名字,他什么也听不见,他眼里全是怒火,身上全是坚不可摧的勇气。
冲上去,在战友们的掩护上,他扔出炸药包,三条火蛇被消灭了两个。
而他身受重伤倒在了地上,战友们又一次发起了冲锋,可最后那条火蛇还在吐着毒芯。
不想看到战友们再流血牺牲,地上的他慢慢地爬起来,一点一点往前挪动。
一米两米,火舌在他头顶无情地喷射着,他仿佛什么也看不见,冲上去被打下来,又冲上去。
血肉之躯似乎化成了钢铁,最后那一扑,真不忍再看下去,棉衣碎成了一片片,战友们拼凑了很久很久才找回来。
后半部分,不仅震撼更让人泪流不止,好在,吴专家活了下来。
真希望李晓的父亲,也能够活下来,可没有奇迹,最后那把钥匙,是他对女儿最温暖的告白。
《志愿军系列第三部》是终极篇,它以抗美援朝战争为宏大背景,将镜头聚焦于那段“边打边谈”的艰难岁月。
比起前两部,这一部较为理性,电影将视角精准地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直至签署停战协议期间“边打边谈”的作战历程上。
那是一段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的岁月,朝中代表团与美方在谈判桌前,展开了一场漫长而激烈的博弈。
158次大会、733次小会,历时747天,每一次的交锋,都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方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多次通过炮击施压等“流氓手段”破坏谈判进程,妄图以武力逼迫我方让步。
可我方代表团始终坚守着国家底线,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与美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而与此同时,前线战场上,也是激战不断硝烟弥漫,上甘岭,这座战略要地,成为了双方必争之地。
美方为了夺取上甘岭,动用了“范弗里特弹药量”,约30万发炮弹如雨点般密集轰炸,整个上甘岭地区被硝烟和火焰所笼罩,仿佛人间炼狱。
然而,志愿军战士们并没有被敌人的狂轰滥炸所吓倒,他们巧用坑道战术,在地下构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同时,战士们还运用了步炮协同战术等智慧作战方式,对敌人进行有力的反击。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战士们最终强势反攻夺回上甘岭地表阵地,为谈判赢得了宝贵的底气。
延续了前两部精彩绝伦的战争场面,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炮弹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整个战场被炸得面目全非。
而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中坚守,他们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每一次的冲锋和反击都充满了生死考验。
吴专家参加的金城战役坦克激战,更是惊心动魄,坦克的轰鸣声和炮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战争交响曲。
而铁道运输的反“绞杀战”,则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在敌人的封锁和轰炸下,巧妙地组织运输,确保了前线物资的供应。
第三部作品打造了一幅全面、立体的战争图卷,它既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又直白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漫长的停战谈判过程,前半部分真看得人憋屈,好在,后面的激荡,弥补的前半部的愤愤不平。
谈判桌上,一方狂妄傲慢、趾高气扬, 一方毫不畏惧,坚决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每一次的谈判都充满了火药味,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从谈判桌前的李晓、林月明,到战场上的吴本正、孙醒、姚庆祥等,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充满了个性魅力。
李晓从最初的稚嫩逐渐走向成熟,谈判桌上,面对美军的不合理请求,她坚定地说出“no”,展现出中国人的骨气。
而林月明在丈夫牺牲后,虽然身患绝症,却依然坚守在谈判岗位上,她最大愿望就是看到签订和平协议,她的坚韧与悲伤让人动容。
吴本正作为归国军工专家,继续在片中展现其科研与参与战争相关的情节,片中的他通过悲天悯人的眸光,演绎出角色半生的跌宕。
孙醒则冲在战场最前线,他眼神中透露出对牺牲战友的痛心,展现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黄继光更是用身体堵住枪眼,通过充血的眼睛和坚定的神情,展现出英雄为了胜利不惜牺牲一切的信念。
剧情好,演员们的演技更是精湛,张子枫在影片中饰演李晓,是中方谈判代表团的翻译。
不得不说,张子枫是一位极具天赋和潜力的演员,自幼便展现出对表演的热爱和天赋。
早年,张子枫就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崭露头角,《唐山大地震》中那个令人心疼的小方登,虽然年纪轻轻。
可她却用细腻的表演,将角色的恐惧和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唐人街探案》中,她饰演的神秘少女思诺,那最后一个微笑直让人毛骨悚然。
在《志愿军3:浴血和平》中,李晓经历了家人失散、哥哥牺牲的巨大打击。
她一直不愿意接受父亲牺牲的消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还在寻找着父亲的讯息,可惜,她的父亲再也回不来了。
一家三口的遗憾让人心里很难受,重现哥哥牺牲那一幕时,心里真是难过极了,多么好的一家人,最后只剩下了李晓一个。
从稚嫩到坚定地说“no”,张子枫的眼神中,透露出中国人的骨气和坚定,不得不说,她将李晓这个角色演绎得十分到位。
而宋佳一出场就是气场全开,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她,拥有扎实的表演功底。
从影多年,宋佳出演过众多不同类型的作品,在电影《悬崖》中,她饰演的顾秋妍,将一个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女特工演绎到入木三分,凭借该角色她获得了多项大奖。
在电视剧《小舍得》中,她饰演的南俪,展现了现代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挣扎与平衡,深受观众喜爱。
而在《志愿军3:浴血和平》中,宋佳饰演翻译队队长林月明,她最大愿望就是看到签订和平协议。
在谈判桌上,面对美方嚣张的嘴脸时,她表情严肃,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愤怒。
而听到战场坏消息时,她则悲痛落泪,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让观众感同身受。
郭涛是一位经验丰富、演技醇厚的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多年来在影视圈中摸爬滚打,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郭涛饰演的保安科长包世宏,既幽默风趣又充满正义感,给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
在电视剧《父母爱情》中,他饰演的江德福,将一个朴实憨厚、重情重义的海军军官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喜爱。
在《志愿军3:浴血和平》中,郭涛饰演中方谈判代表团的负责人李克农。
虽然镜头不多,可郭涛却展现出了角色的多面性,与李晓唠家常时他和蔼可亲,就如同是一位慈祥的长辈。
而在鼓励前线战士时,他则充满了领导的风范,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不得不说,郭涛将李克农这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朱亚文贯穿了作品三部,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他,拥有帅气的外表和扎实的表演技巧。
朱亚文的演艺作品风格多样,在电影《红高粱》中,他饰演的余占鳌,阳刚霸气又充满柔情。
而在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他饰演的赵小亮,则展现了现代职场人的奋斗与拼搏,深受观众喜爱。
在《志愿军3:浴血和平》中,他饰演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继续在片中展现其科研与参与战争相关的情节。
三部里,最希望看到他这个专家的平安无事,好在,他不仅安然无恙,还展现了一段精彩的坦克阻击战,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当然,所有演员中,最让人难忘的则是堵枪眼英雄黄继光,而饰演英雄的年轻演员是周政杰。
这是一位新生代演员,虽然演艺经验相对较少,但周政杰凭借在《志愿军3:浴血和平》中的出色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中的他,出色地演绎出了黄继光的英勇坚定与顽强,总体来说,周政杰的演技不输给那些实力派们。
片中,他的表演充满了力量与感染力,让观众仿佛看到了那个真实的英雄形象,勇敢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最后,想用一个“好”字来总结《志愿军3:浴血和平》,因为,影片不仅有精彩的剧情,还有独特的看点,更有实力派的精彩演绎。
志愿军三部曲,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相信电影在上映后,一定会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来源:听雪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