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发稿,全天票房基本收尾,几项数据让人大跌眼镜!尽管《志愿军:浴血和平》《浪浪人生》两部新片上映,但全国一万家影院,依然给了《731》34.1%的排片占比,《志愿军3》只拿到17.8%,《浪浪人生》则只有13.5%。
9月30日,国庆档第一天,交上了令人心寒的成绩单。
截至发稿,全天票房基本收尾,几项数据让人大跌眼镜!尽管《志愿军:浴血和平》《浪浪人生》两部新片上映,但全国一万家影院,依然给了《731》34.1%的排片占比,《志愿军3》只拿到17.8%,《浪浪人生》则只有13.5%。
我当然考虑到了起片时间。尽管两部国庆档新片都是9月30日正式上映,但密钥生效时间都是下午6点开始。
可能有人会好奇,既然都上了,为什么不全天上映,而要从6点钟开始?这其实是很巧妙的发行策略。
对于片方来说,上座率要比排片占比更重要。
上座率高,会鼓励影院接下来几天增加排片占比,毕竟一个厅放上座率高的电影要比上座率低的电影效益更好。
但上映首日先抢排片,但不保上座率的话,很容易就导致之后的排片持续降低,反而吃亏。
9月30日是工作日,还没有放假,六点前的时间段虽然很长,可上座率低,六点后时间不到全天的一半,可覆盖了下班后观众有空看电影的时间段,反而会有保排片的作用。
品质好的电影,保之后的排片要比争取前面的排片更重要,因为有靠好口碑取胜的可能,国庆档的这两部新片正是这样。
但说回9月30日的排片数字,依然相当令人寒心。
看似下午6点起片时间很晚,可仔细算下时间,其实并不吃亏。即便不考虑黄金场次的问题,按照影院平均10点开始第一场放映计算,到下午6点是9个小时,而从下午6点算到一般影院会排的0点场,也有7个小时,加上电影放映的时间,其实差不多一半一半。
如果影院公平给电影相对平均的场次,《731》加上六点前的场次,最多也就比两部新片多出50%的排片而已。
但现在呢?《731》的排片,差不多是《志愿军3》的一倍,要比《浪浪人生》多更多。
真的很想问一下全国的影院经理,你们到底是什么排片逻辑,是不是应该考虑给新电影多一点生存空间、发挥舞台?没意识到目前的排片逻辑其实是在一损俱损吗?
影院和电影本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电影都挣不到钱,会倒逼片方越来越少拍电影,如果电影院没有足够的影片放,或者都是很少投资的差片、烂片,都等着喝西北风去吧!
说回今年国庆档,竞争异常激烈。
“异常激烈”有两点原因。
一是上映的新片多。除了率先上映的《志愿军3》《浪浪人生》,10月1日还有《刺杀小说家2》《毕正明的证明》《风林火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五部新片同时上映。
这还不算,10月4日《震耳欲聋》将和观众见面,加上重映的《阿凡达:水之道》进来搅局,这个国庆档,共有9部新片一起亮相,绝对让人挑花眼,竞争迅速白热化在所难免。
二是整体品质强,不会实力相差悬殊。
利用业内看片、提前点映等机会,国庆档电影目前看的七七八八,负责任的说,看过的都是好电影,这差不多是历年来的最强国庆档。
《毕正明的证明》相当惊喜,没想到这部电影套的是接近当年《天下无贼》的壳,却拍成完全不一样的气质和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和故事,导演群戏调度很厉害,大量杂乱车厢场景有条不紊、杂而不乱,剪辑快到很多段落不能眨眼,两个小时打造出了完整生动的隐秘江湖,行窃的术语和大量铺排的特写很有代入感。
《刺杀小说家2》绝对是满载中式美学的重工业大片,多个异世界场景、八场大战、眼花缭乱的穿越、美轮美奂的场景和道具设计,全面超越前作,也可以说是这个国庆档,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特效大片,随便哪个方面都值回票价。
《志愿军3》保持了前两部的水准,以小见大、细致入微,通过一个个战士的生动刻画,让观众看到抗美援朝的另一面。谈判桌和战场的交叉呈现,有格局、有气度,让人意识到谈判其实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很多段落、人物关系、命运转折都让我潸然落泪,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只想说,喜欢前两部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这一部。
目前还有《震耳欲聋》没看过,不过去过首映礼的朋友评价也非常高,这意味着这个暑期档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烂片,几部真人电影都相当不错。
最后想再对影院经理们唠叨两句。去掉假期比较短的五一,每年最重要的两个大档期就是国庆档和春节档,大档期里,在影片实力和口碑相当的情况下,其实排哪部都能保证极高的上座率,对影院的利润影响不大,但你们手上掌握着影片的“生杀大权”,每调整一个影厅,就会增加或减少相应影片几千元的票房。
那么在实力和口碑差不多的情况下,排片占比不要相差太悬殊,希望能给每部影片一些机会,帮电影其实也是在帮自己。毕竟今天死了一部电影,谁能保证明天倒闭的影院不是自己?
来源:光影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