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人物解读(一)伊藤秀夫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7-28 19:21 2

摘要:我觉得南京照相馆是近几年最好的电影之一,是抗日题材下又一里程碑式作品。 这部电影对我们再铭记历史,再剖析过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人物塑造的尤其精彩,我想以我的视角做一解读。 一、我们不是朋友---伊藤秀夫 1、看似矛盾,实则只服务侵略 伊藤是全剧塑造最好的

我觉得南京照相馆是近几年最好的电影之一,是抗日题材下又一里程碑式作品。 这部电影对我们再铭记历史,再剖析过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人物塑造的尤其精彩,我想以我的视角做一解读。 一、我们不是朋友---伊藤秀夫 1、看似矛盾,实则只服务侵略 伊藤是全剧塑造最好的人物之一,他某种程度上就是二战时日本军国青年的缩影。 开场时,我惯性的以为这又是一个“善良日军”、“反战日军”、“人性光辉”角色,以为编剧又要按住大家的头来感受“人性反差” 但是电影给大家当头棒喝: 伊藤绝非良善,他一边秉持着贵族观念,对中国人、非贵族日本军人抱有歧视,“支那人的照片不重要”“卑贱的日本军人也不重要”。 另一边又深信军国zy,对侵略、天皇魔怔信仰,最终因为屠杀照片被刊报,引起国际舆论而切腹自尽。 伊藤一边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张口就是“伯牙子期”“仁义礼智信”,出去照相也要到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合影。 另一边又拆南京的建筑,抢南京的文物,焚毁南京的街道。 伊藤一边对路边失去主人的狗大发善心,另一边又说“让婴儿安静”,随即日军摔死了婴儿,他还要哈哈大笑着责备“我只是说让婴儿安静一点罢了”。 伊藤的形象看似矛盾,实则统一: 因为他的底色是侵略者,他的一切良善行为,都是为服务侵略本身。 所谓“善良”,是为了减少统治成本,减少南京军民反抗。 所谓“爱中华文化”,是为了谋求统治合法性,从文化上完成占领。 对阿昌的一切“好”,都不是因为他善良或者动了恻隐之心,而是因为这有利于侵略! 2、明治维新带来的毒瘤 日军摄影师伊藤是浸染在军国zy中的一代。 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进入侵略扩张的道路。 一方面日本的军国zy盛行。 伊藤曾说:他的祖父曾经是甲午战争中的老兵,遗憾没有打进北京城。 还曾说:为了延续家族荣光,父亲让他上战场。 另一方日本的旧有秩序依然存在。 伊藤起源于日本贵族姓氏,尽管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贵族势力有所削弱,但贵族的观念依旧深殖在人们心中,因此就有开头的一幕: 日本少佐抽了伊藤一巴掌,随即少佐被长官暴打训斥:“你一个农民怎么敢打他”。这同时揭示了“日军严酷的上下级观念”和“日本人对贵族的推崇尚未消散” … 篇幅限制,详见图片 伊藤是导演在电影中塑造的绝佳人物。 侵华日军中的恶魔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反而是伊藤这类“良善”自居者。 恰如刘昊然最后的那句台词: “我们,不是朋友” #南京照相馆 #历史不容忘却 #伊藤秀夫

来源:快乐葡萄0ldjaL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