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国由于地缘环境,天气情况,普遍存在个人精致利己主义,对宏观大事没兴趣,只关心自己的小情小爱。
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被评为日本的lalaland》,于是慕名看了看。
发现,只能说很符合本国国情。
小国由于地缘环境,天气情况,普遍存在个人精致利己主义,对宏观大事没兴趣,只关心自己的小情小爱。
《花束般的恋爱》里,男女主是家境殷实的大学生,在当时环境下,迷茫,空虚,不知所措,整天浑浑噩噩。
两人因为错过电轨末班车而被迫坐在餐厅等待天亮,在这时,偶遇名人,女孩认出来,男孩也认出来,隔壁的上班族们却没认出来。
于是男女主心里默默给对方加分,想要进一步了解对方,等到发现两人喜欢看的书籍很相似,喜欢听的音乐一样,喜欢的电影也差不多时,顿觉找到灵魂伴侣。
他们的恋爱在一开始是甜甜的,完美无瑕的,两人似乎也没吵过架,就像花束一般,看起来那么新鲜,灿烂,美丽。
可是这样的感情也是无根的。
当男主父亲断了经济支援后,男主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画漫画了,他必须出去工作。
毕竟,他跟女主刚大学毕业 就租了套不错的房子,他们经济太吃紧了。
三毛说过“恋爱如果不能落实到吃过,睡觉,数钱这样实在的地方,就没法长久。”
男女主不再文艺,对双方的生活也漠不关心,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交流。
对进入社会的变化,自身的探索及问题,都没有沟通。
就像扮演男主的演员菅田说:“这两个人从来没有用自己的真心话交流过,交流都要借其它作品里的台词,这就为两人日后的分道扬镳作了铺垫。”
他们活的太假了。想象中的爱情与实际要在生活中发酵的爱情是那么不一样啊。
五年的感情,两人都疲于面对,最终和平分手。
看到这里,许多年龄小的会感慨这样浪漫文艺,志同道合的爱情都能分道扬镳,那我们还怎么相信爱情啊!
而稍微有些阅历的人们则看到,这两人不再走到一起似乎也不足为奇。
毕竟,他们只是在扮演理想爱情里的情侣角色,没有真正的心走到一起。
灵魂伴侣不是看几本书,听同样音乐,喜欢同样物品,品牌,就是灵魂契合了。
这些不过是消费主义灌输的概念。
要用你的生活来定义浪漫,而不要用浪漫来填充它。
生活是实实在在走出来的,风霜雨雪组成记忆,我并不认为现在夫妻伴侣之间称为“队友”是怎样凄凉调侃。
反而,我认为,成为亲人,队友,是对情侣的最高礼赞,那是对双方人品的一种肯定。
实实在在去走,才能找到自己的浪漫。
来源:丫丫红太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