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的选择与转变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02:01 2

摘要:第82届威斯尼国际电影节日前落下帷幕,大奖金狮被授予美国作者导演吉姆·贾木许的《父母姐弟》,突尼斯影片《欣德·拉贾布之声》最终获得评审团大奖,而中国女演员辛芷蕾凭借《日掛中天》成为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三位华人影后。

《父母姐弟》 《欣德·拉贾布之声》

◎李思雪

第82届威斯尼国际电影节日前落下帷幕,大奖金狮被授予美国作者导演吉姆·贾木许的《父母姐弟》,突尼斯影片《欣德·拉贾布之声》最终获得评审团大奖,而中国女演员辛芷蕾凭借《日掛中天》成为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三位华人影后。

北美颁奖季的前哨站

如今的威尼斯电影节越来越像北美颁奖季的前哨站,和大洋彼岸的另一个重磅电影节——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在“秋季档”平分秋色。今年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21部长片电影中,有5部作品由美国参与制片,数量仅次于来自东道主国意大利制片的作品(6部)。对于评审团主席、美国导演亚历山大·佩恩而言,这样的片单显然更有利于嘉奖本国同行。果然,从最终的评审结果看,威尼斯两大重要奖项花落美国选手:最佳影片金狮奖被授予美国老牌文艺片导演吉姆·贾木许的《父母姐弟》,而最佳导演银狮奖则被颁给了执导《粉碎机》的美国导演本·萨弗迪。

《父母姐弟》是贾木许自《丧尸未逝》(2019)之后,时隔六年带来的长片电影,也为这位现年72岁的导演夺得了第一尊金狮。此前,贾木许职业生涯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戛纳电影节亮相,这便让《父母姐弟》无缘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这件事,令圈内人颇为震惊和不解。《父母姐弟》以三个章节组成,分别表现三对兄弟姐妹拜访父母的场景,演员阵容强大,汇集了亚当·德赖弗、凯特·布兰切特、夏洛特·兰普林等演技超群的欧美明星。子女与父母之间尴尬的对话和别扭的互动,呈现出一种家庭关系的疏离;但是当父母缺席时,睹物思人,亲情之爱又变得格外强烈。贾木许以过人的艺术家直觉,辅以设计精妙的影片结构,刻画了这种既熟悉又陌生、若即若离的亲情关系。

《粉碎机》是本·萨弗迪单飞后的首部新作,之前萨弗迪两兄弟合作执导的代表作有《原钻》(2019)和《好时光》(2017)。《粉碎机》聚焦美国终极格斗冠军赛的传奇人物马克·克尔,讲述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首次输掉比赛之后经历的艰难心路历程,他与女友斯特普尔斯之间的矛盾和张力亦是影片着墨较多之处。该片以跳跃多变的爵士旋律配合竞技场上的血肉搏杀,营造出新颖独特的运动场面和视听效果,也让本片足以与《摔跤王》(2008)、《斗士》(2010)这类经典的格斗竞技类题材作品一较高下。主人公克尔由有相似格斗背景的“巨石”道恩·强森饰演,本·萨弗迪再次证明了他在调教男演员(如亚当·桑德勒、罗伯特·帕丁森)方面的功力,强森在本片中的表演收获了众多媒体的好评。

向网飞抛出橄榄枝

自从戛纳电影节和流媒体巨头网飞的关系闹得有点儿僵之后,威尼斯电影节趁机向网飞抛出了橄榄枝,其艺术总监阿尔贝托·巴贝拉甚至在采访中称赞入选主竞赛单元的三部网飞作品“质量上乘”。这三部作品分别是:诺亚·鲍姆巴赫的《影星杰·凯利》、凯瑟琳·毕格罗的《炸裂白宫》和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弗兰肯斯坦》。虽然三者在最终奖项上都无所斩获,但是乔治·克鲁尼、丽贝卡·弗格森、奥斯卡·伊萨克、雅各布·艾洛迪等主演的到来却给威尼斯电影节带来了超高的红毯热度。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美颁奖季的头号种子《阿诺拉》是从戛纳的金棕榈奖出发,最终成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双料”得主。阿尔贝托·巴贝拉必然也有心思复制这条获奖路径,尤其是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投票主体扩充,加入了更多非美国本土的投票成员之后,他们的选择口味自然会更倾向于国际化和多元化。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都瞅准了这个时机,希望利用欧洲电影节评奖机制得天独厚的优势,“保送”获奖选手冲入北美颁奖季,也借此扩大其电影节本身的全球影响力。

起立鼓掌近24分钟

最终夺得评审团大奖银狮奖的《欣德·拉贾布之声》由突尼斯女导演考赛尔·本·哈尼耶执导,以虚构作品的形式重现了一件真实发生的人间惨剧:2024年1月,5岁的巴勒斯坦女孩欣德·拉贾布与家人在加沙撤离时遭袭,被困汽车残骸中,她通过电话向红新月救援中心求救。她告诉工作人员,自己被困在车里,身旁的家人都死了,而车外还有人在开枪……救援中心随即展开争分夺秒的积极援救,安排救护车驶入战区,但是协调过程却繁琐艰难,救援的希望也渐渐渺茫。

影片中部分使用了真实事件中的录音和影像,让现实和虚构交融,更凸显了现实的残酷。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并创下全场起立鼓掌23分50秒的纪录,片中男主人公饰演者、巴勒斯坦演员莫塔兹·马希斯高举故事原型女孩的照片,大喊:“她才是英雄!”这部影片被评论家称为“今年电影节最有力、最紧迫的参赛作品”,因为它为讨论现实问题创造了空间。正如导演哈尼耶所言:“电影不能让欣德回来,也无法抹去她遭受的暴行。但是电影可以保留她的声音,让它跨越国界引起共鸣。”

华语影片带来惊喜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有两部华语电影入围:一部是由获得过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的蔡尚君执导的现实主义文艺片《日掛中天》;另一部是由著名华人女演员舒淇转型导演后的首作《女孩》。前者助主演辛芷蕾摘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让其成为继巩俐和叶德娴之后的第三位华人影后。辛芷蕾在颁奖典礼之后的记者会上坦言:“我今年39岁,获得这个奖是非常意外的,从来也没以获奖为目的去拍这个戏。”她在该片中饰演一名普通的底层女性,却以细腻而多层次的表演呈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化。而她的获奖,又与中国女演员赵涛的努力密不可分,作为评审团内唯一的亚洲面孔,赵涛将评审工作定义为“为中国电影中那些外国评审可能看不懂的地方做一些表述,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背景”。

舒淇则是在恩师侯孝贤导演的鼓励下决意转型做导演。这个构思十年的剧本,取材于她自身具有创伤性的童年经历。影片聚焦于女孩小丽与母亲阿娟之间充满纠结与矛盾的母女关系。该片虽然存在节奏感、叙事流畅度等方面的不完美,但是中年女演员尝试为自己发声的勇敢之举,依然让诸多观众为之动容。

《无可奈何》仍值得期待

而电影节前半程口碑超高的作品之一,当属韩国导演朴赞郁的新片《无可奈何》。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唐纳德·维斯雷克1997年发表的小说《斧头》,讲述拥有25年造纸经验的资深技师柳万洙(李秉宪饰)突遭公司裁员,“一妻、两孩、两狗”的中产生活方式即将向他道别,情急之下柳万洙想出一个办法:杀死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样就能顺利再就业。

影片以朴赞郁鲜明的个人视听风格,讨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中年失业、阶层固化、无效内卷、社会戾气……它既与奉俊昊的《寄生虫》(2019)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让影迷们再次体验到朴氏犀利疯癫的黑色幽默。虽然影片最终在奖项上颗粒无收,但是北美近年势头很猛的发行公司霓虹影业(Neon)已经锁定此片,《无可奈何》或许会在后续的颁奖季有更好的表现。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