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有人表扬《捕风追影》是成龙电影的大倒退,退回他三十年前的水平了。
原创帅呆的sixgod六神磊磊读金庸
2025年09月25日 14:48重庆
文/六神磊磊
一
这篇文有点写晚了。前两天才去看的成龙《捕风追影》,发现挺好看。
现在排片不多了,如果还有抓紧去。
还有人表扬《捕风追影》是成龙电影的大倒退,退回他三十年前的水平了。
这种表扬方式,我还是第一次听见。就好像夸金庸老爷子文笔大倒退,从新修版的水平,倒退回几十年前写《笑傲江湖》的水平一样。
片子真实不错,果然是“大倒退”,剧情紧张,打戏过瘾,成龙和梁家辉两个老戏骨表现也很优秀。
之前网上还说“《功夫梦 2》失败,成龙惨被中国观众抛弃”。
结果没几天,《捕风追影》口碑翻盘,“果然宝刀不老,成龙还是成龙”。
咱观众果然是真正的渣男。
二
重点聊聊电影。故事设定本来很老套:
老警察执行任务失败,不慎害死了同事,从此沉沦多年……
到这你估计都能抢答了,没错,多年后,老警察又要和同事的女儿一起破案。最俗的“你还我爸爸”的梗。
反派的设定也不新鲜,一个教父领着几个小狼崽的套路。
毕竟它原型是2007年的《跟踪》,设定旧一些也正常。
然而老套不等于难看,这个电影就避过了三个最近常见的坑:
一爱讲道理、二乱上价值、三乱迎合情绪。
最近,各位资深大导演屡屡扑街,很大程度上就是这几个原因,想法驳杂、念头不纯,要输出、要迎合的东西太多。
这么说吧,凡是看预告片都能看出主题思想来的,那基本是烂片。
一个易经,一个佛经,是国内资深电影男导演的两大坑。好不容易躲了这两个坑的陈可辛,却又……
《捕风追影》的导演杨子,我查了一下,81年的,44岁,原本正是一个男导演开始爱讲道理的危险年龄。
可是人家没有,主要心思都在打磨故事和人物动机上,很专注。
专注得连电影名字都不好好想。
《捕风追影》,像是投骰子来的名字。
三
这部片还让人惊喜的是不乱煽情。
除了一开始,“小透明”女主和成龙的冲突有些牵强、人为感很重,到后来,父女情、战友情等,都处理得比较轻巧,点到为止。
有几处地方,我都以为要煽情了,比如队友“羊驼”出了事,还有反派狼崽子们弑父等等,情绪都很克制,节奏保持了明快,没拖泥带水。
故事上,也算把老套玩出了新意。当然这也和《跟踪》本身故事底子好有关。
打戏虽然很精彩,算是我看到近两年动作片里打得最好的一部,但现场观影感受是,它最紧张刺激的地方还不是打斗,恰恰是跟踪戏。
片中,探员们办案的最大挑战,是怎么在闹市里接近“教父”,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拍到他的正脸。
这就把警匪故事从过去最重要的“找到坏人”、“抓到坏人”,变成了“拍到坏人”。这就很符合摄像头加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拍到脸,往往就代表一切。
如此一来看点就新鲜了,跟踪到菜市场怎么办,跟踪到地形复杂的老公寓楼又怎么办,一架没打都吸引人,完全可以二刷。
四
电影里有几个剧情窟窿也算补得不错。
比如一开始就出现了人工智能破案。
玩这种噱头,是很容易扑街的,经常拍着拍着就忘了。
《碟中谍7》就是典型,一开始说大反派是人工智能,无孔不入,仿佛特别震撼、颠覆,结果拍着拍着就顾不上了,人工智能没戏份了。
但是《捕风追影》这个片,最后让人工智能发挥了一处关键作用,分析出了坏人逃跑的方法。这个窟窿补得挺好。
另一个窟窿,是警局的女主理人王雪梅。
形象气质本来都不错,但是剧情原因,这个人物一开始显得略尬。
大家都在一线厮杀,她在后方守着一大堆屏幕、设备,无所事事,只能偶尔给点焦急的脸部反应。
好在剧情一个大反转,敌人特么打进总部里来了,没事干的王雪梅也有事干了,能指挥,能掏枪,角色拉回了不少分。
还有几位小鲜肉演员,演反派的,也都用得不错。此沙和梁家辉的对手戏没有觉得弱。
小鲜肉演员的短板往往是表演,不演就很平淡,一演又容易浮夸。抱歉我叠个甲,这里并不是说影片里那几位,只是说普遍现象。
但是影片处理得就很聪明,对几个年轻反派的设定干脆就往浮夸里走,打斗戏都很张扬、浮夸,有一种好玩的怪里怪气,反而成了看点。
五
最后讲回两个老戏骨。
成龙打得很不错,热血,过瘾。
但毕竟岁数在这里摆着,像过去那样灵活利用身边道具的打法,一张桌子、一辆自行车都可以玩出花,这部片里不多了。
算是个遗憾吧。
梁家辉也非常在线。有些戏是很容易尴尬的,比如被暗算之后,让他从废墟里钻出来学狼嗥。导演也是真敢,这种桥段如果换了别人演,大概率会尬。
梁家辉居然也hold住了,不知为啥,他一嗥就觉得很自然很真实。
这再次证明:要把梁家辉用毁是非常非难的,导演编剧真的必须得有一定功力才行。你不烂到一定程度他毁不了啊。
-完-
神选大闸蟹卖很好,蟹卡今年做少了,只有最后三百份,要的朋友来: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