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2年,毛泽东观看《南征北战》时指出其缺乏故事性,陈毅将此意见转告编剧沈默君。沈默君听闻第二十七军先遣渡江大队的事迹后,决定以此为素材创作剧本。他采访了副大队长慕思荣、沿江武工队队长毛和贵等,很快完成《渡江侦察记》剧本,获1954年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老电影《渡江侦察记》有1954年黑白版和1974年彩色版。
1952年,毛泽东观看《南征北战》时指出其缺乏故事性,陈毅将此意见转告编剧沈默君。沈默君听闻第二十七军先遣渡江大队的事迹后,决定以此为素材创作剧本。他采访了副大队长慕思荣、沿江武工队队长毛和贵等,很快完成《渡江侦察记》剧本,获1954年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陈毅审读剧本时认为应加入女性角色,沈默君遂将毛和贵的角色换成女性,并命名为刘四姐。
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确定拍摄《渡江侦察记》,由汤晓丹执导。为营造惊险的视觉效果,汤晓丹乘船在江面上寻找外景,最终选定安徽芜湖繁昌的板子矶,影片中侦察英雄搭人梯攀爬崖壁等画面就在此处拍摄。
1954版中,孙道临饰演李连长,李玲君饰演刘四姐,陈述饰演敌情报处长等。孙道临深入侦察部队体验生活以塑造角色。陈述为突出人物特点,为敌情报处长设计了“歪脖子”的习惯动作。1974版除陈述外全部换角,王惠饰演李连长,张金玲饰演刘四姐,群众演员多来自繁昌县庐剧团。12岁的鲍莉莉因探望参演父亲被导演相中,出演了喊出“香烟洋火桂花糖”台词的小女孩。
两部影片都得到了相关方面的支持,1974版还专门请了曹兴德担任军事顾问。1954版中指战员服装为三野军制服,与史实有出入,1974版则改成了“六五式”解放军制服。
1974版拍摄时,群众演员参与了板子矶江滩上抬石头等场景的拍摄,都是真抬石头,一天下来十分辛苦,深刻体会到了渡江战役中解放军战士的不易。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