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面镜子”,作者范璐在新书《光影流转的声音》中如是说。电影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一部好电影,可以照见成长的困惑与力量。该书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为“阳光麦田”美丽乡村助读书系丛书之一,目前该书系已出版21册(第四
与电影对话,照亮成长之路——《光影流转的声音》书评
□ 王佳琪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面镜子”,作者范璐在新书《光影流转的声音》中如是说。电影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一部好电影,可以照见成长的困惑与力量。该书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为“阳光麦田”美丽乡村助读书系丛书之一,目前该书系已出版21册(第四季),汇聚曹文轩、高洪波、毕淑敏等众多文坛大咖。这部新作其以全新的视角,将文学与电影相结合,将智育与美育结合,在创新阅读形式的基础上,为青少年读者提供了“诗和远方”的视野和梦想种子。
《光影流转的声音》作者范璐,作为资深媒体人,二十余年深耕新闻与文化娱乐领域,屡获新闻奖项,连续多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山西优秀电视剧奖等评委,采访过的各类名人、明星上千位,更可贵的是她连续十余年保持年均200部电影的观影量,其创作履历与专业视角,为新书注入独特价值。
全书由24篇电影笔记构成,分为九部分,每部分聚焦不同类型、题材的电影,探索不同的人生感悟。其中涵盖经典情感类、传统文化类、励志成长类、微观叙事类、童话动画类、红色精神类、青春“考古”类、影人故事类以及三晋影像志,引领青少年读者从中外经典电影作品中感受亲情、友情、爱情的“至臻情暖”;领略京剧人生、武林春秋,于“国粹重光”中解封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库;遇见印度、法国、伊朗的孩童,倾听他们的“破茧者书”;探索蓝色海洋所涌动的自然暗语,读懂世界的广度和辽阔;重温战争年代的英雄奇迹,吟诵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和“热血长歌”;体味电影人的故事与人生,感悟生命的鲜活和厚度,读懂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跟随作者鲜活生动的文字,穿梭于光影流转间,不仅可以收获文字的力量、电影的力量,更能汲取人生的力量。
区别于传统的影评亦或是电影笔记,作者注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电影故事,用浅显易懂的辞藻呈现生命体悟。在阅读《:阿尔卑斯山上的温暖童话》时,作者以她的亲身经历写道:“漫步世界这么久,我见过希拉穆仁草原璀璨如诗的银河,也见过羊卓雍措湛蓝湖畔轻柔似梦的云朵;见过南中国海上披金绽彩宛如幻境的朝阳,亦见过马六甲海峡熔金洒赤仿若画卷的暮色;见过析城山顶烂漫花间犹如精灵的蝶影,还见过芦芽山间漱石鸣珠恰似歌谣的溪河……所以,当我遇见《海蒂和爷爷》时,顿时回忆翻飞,心领神会,不小心成了‘海蒂’,再一次成为大自然的臣服者。”;读者亦可以对比纪录片《海洋》中的海洋世界是否如这般,“阳光穿透澄澈的海水,在海底投下一道道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梦幻的舞台灯光,照亮了这个神秘的水下王国。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如同海底的梦幻城堡,形态各异的鱼儿在其间悠然穿梭,它们的鳞片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是一群灵动的精灵……”;或者反复琢磨作者在看过《我们一起摇太阳》之后对青春的新定义,“青春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也不仅仅是成长的烦恼与喜悦,青春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一种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此外,作者不仅以感性的方式进入电影欣赏中,亦从专业的视角分析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具体从剧情建构、视听语言、人物塑造及文化内涵方面解读了影片,帮助青少年读者了解电影艺术的独特表达,以及电影中纷繁斑斓的人生和镜头下光怪陆离的世界。
青少年读者可以跟着电影《霸王别姬》阅读一部人性史诗,聆听“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的纯粹和执着;可以徜徉在《一代宗师》的武侠世界中,体味导演王家卫道出人与人之间奇妙的缘分,“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可以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捧腹大笑,又默默地记住了“当你对环境不满意时,你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也可以与《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老师马修一起歌唱,在音乐中感受“永不放弃,总有希望在前面等待”的蓬勃力量;还可以在《少年的你》中追星,见到易烊千玺,见到小北和陈念“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的浪漫和追求;更可以在《长津湖》中遇见革命先烈,重温他们的滚烫青春与英雄奇迹……作者在文学与电影间,在大众阅读与专业视角间建立了有机联系,尤其点燃了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热情和观影热情,满足了他们多元的文化需求,他们可以在文学想象中建构梦想和希望,可以在影像间收获悸动和感动,以坚韧、无畏、乐观的心态创造自己的美丽人生,编织自己的电影故事。
有趣的是,作者还会谈及电影之外的故事,如电影当中的演员、导演、制片人或是音乐创作者,他们或是作者崇敬的的影人,或是作者的老乡,或是被采访者,或是惺惺相惜的朋友。读者阅见的不仅仅是电影内的故事,更有电影外的人生;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作为粉丝、影迷的作者,更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和共情力的资深媒体人,娓娓道来自己深耕于新闻与文化娱乐领域多年的漫谈随想——与电影的关系,与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读者尽可点击作者的人生电影,遇见这样一位有温度,有力量的故事主角。
正如书中谈及到的幕后台前,当作者看过《人生大事》之后,就在2023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大展上采访了影片中饰演殡葬师莫三妹的朱一龙,被他忧郁内敛的气质所吸引,也再次惊叹演员对角色的塑造能力;当作者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的评委,为电影《闪光少女》中的新人演员彭昱畅投下郑重一票时,也在“无意”间成全了7年后《我们一起摇太阳》中的吕途,见证了一位新星在时光的淬炼中冉冉升起;作者因先后在山西汾阳的吕梁文学季见到余华、又在平遥电影宫采访到张艺谋,故而不禁重温《活着》的原著和电影,而其所触摸和感叹到的生命底色愈发复杂和真切,作品内外的大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生活、对生命的无畏与热爱,书写着命运的厚重和人性的坚韧,定义着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而当作者独自一人在太原万达与传奇影人周星驰有了一次难忘邂逅后,便开始重新审视《喜剧之王》,这次所看到的不再只是银幕故事,而是星爷的人生缩影,是他对电影梦想的执着追求,是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作为山西人,作者更懂贾樟柯和他的《山河故人》,也更了解宁浩“疯狂”背后的的因果,还因山影厂的《暖春》与乌兰塔娜导演建立那样一段特殊的情谊……
在作者分享与影人难忘的故事中,在电影内外,在鲜活美妙的文字间,青少年读者可以感性具体地了解和体会什么是电影,什么是艺术,感受到作者对电影的敏锐感知力和丰富的共情力,感叹于一位文化传播者的社会担当。因而建构起艺术与人生之间的链接,在正确、健康的艺术观和审美观中获得美育,培养起自身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光影流转的声音》这本书承载了文学、电影两种媒介,满足了新时代下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视觉需求。作者与电影对话,用文学表达,道出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青少年学会与世界对话,与时代对话,与自己对话,以照见成长的困惑与迷惘,点亮追逐明天的勇气与力量。
作者简介:
王佳琪,山西传媒学院,电影学博士。
荐 读
《诺兰的电影世界》
作者:[英]伊恩·内森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简介:由杰奎琳·弗比和斯图尔特·乔伊编著,18 位电影学者围绕诺兰在 1998 年到 2014 年间的 9 部知名电影,如《追随》《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从故事主题、拍摄手法、叙事结构等角度全方位解读诺兰电影创作的方法和实践,涉及时间、创伤记忆、性别认知等内容,并探讨了其电影中的音乐和 IMAX 摄影的作用。
《未实现:伯格曼文集》
作者: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世界泰斗级的电影导演及剧作家英格玛·伯格曼未发表、未上演和未上映的九部剧本。九部文本体包含伯格曼创作重要的母题:家庭、性别、艺术、死亡,呈现其精湛的编剧技巧、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巧妙的语言风格,为认识伯格曼的作品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雕刻时光》
作者:李银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书中以 “时间” 为核心,结合《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卢布廖夫》等代表作,阐述电影本质是 “对时光的雕刻”。塔可夫斯基谈及创作灵感、剧本构思、镜头语言等实操细节,也深入探讨艺术与现实、信仰、人性的关联,批判工业化电影对艺术的消解,字里行间满是对电影艺术纯粹性的坚守,为理解其作品及电影美学提供了深刻视角。
来源:市场信息报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