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人,无论你说什么,他总要找个角度去反驳你,哪怕你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天气不错。他可能会立即接上一句,我觉得没那么好,早上明明下了雨。听起来好像只是习惯性表达不同观点,但长久下来,你就会发现,这种交流让人精疲力竭。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人,无论你说什么,他总要找个角度去反驳你,哪怕你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天气不错。他可能会立即接上一句,我觉得没那么好,早上明明下了雨。听起来好像只是习惯性表达不同观点,但长久下来,你就会发现,这种交流让人精疲力竭。
我有个朋友,阿峰,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一帮人每次聚会,看电影、聊新闻、讨论游戏,阿峰总能把天聊到完全没法聊下去。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一个国产电影,大家说剧情不错,演员表现也很自然,阿峰偏要说,剧情老套,演员根本不投入,我看不下去。我们试着给他举例,说里面有几个细节处理得很好,他立马回了一句,那些细节算什么,国外影片早玩过了。你看,无论你怎么说,他都在反驳,哪怕你只是出于善意补充信息。
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可能是性格问题,也许阿峰有点较真,想法独特。后来才明白,有时候这样的交流,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你认真说一句,他也认真反驳一句,谁都不肯退让,结果不是你懒得理他,而是气氛变得尴尬,每个人都开始沉默。
其实,生活里这样的人不少。公司里,开会时总有人抬杠,你说一种方案,不等你说完,他便跳出来挑战,你这个方案肯定不行,我有更好的。你试图解释,他就继续用各种理由否定。而且这种反驳,并不是基于理性的辩论,更像是无缘无故的否定,有时候甚至很难分清反驳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有次,我请教一位长辈怎样和做事总爱顶嘴的人相处。那位长辈笑了笑,说:世上蠢人其实不少,他们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不懂得倾听,没有自省能力。你跟他们交流,会发现你说得到底,他们只会不断反对,而不会真正考虑你的观点。这句话让我挺震撼。我们不是在讨论谁聪明谁蠢,而是说有的人,他的心里没有共情力,只是在维护自己的面子。
但你说,难道这样的人就毫无可取之处吗?未必。我们身边活跃着很多声音,本身也是多元世界的一部分。偶尔,他们反驳得恰如其分,帮我们避免盲目跟风。但如果变成了拒绝沟通,那就真的失去了交流的意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执拗和自我的时候,关键看是不是愿意把自己放下来,听听别人怎么想。
后来,我和阿峰还有很多交流。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总喜欢反驳别人。他居然很坦率地说,其实我只是害怕自己被忽略,所以总想着提出不一样的看法。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很多时候并不是智力或者知识上的差距,而是内心的焦虑、害怕被否认。
或许,我们都需要一点耐心。面对每一次沟通,不妨多留意对方的情绪和动机,不急着争对错。哪怕交流对象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或许他也有自己难以言说的理由。别太快把别人归为蠢,更不要让自己陷入情绪消耗的循环。有时候,慢一点、静一静,也是理解和包容的一种方式。
人生路很长,愿我们都学会坦然面对那些不易沟通的人,同时也不忘守住自己的温柔和理性。
来源:丰收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