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套相册摆桌上,一套是日本兵和百姓笑脸、端茶递水那种摆拍,一套是真实现场,黑白底片里藏的东西,不晓得的人看了都要倒吸气。
两套照片背后真相曝光?到底谁在害怕电影《南京照相馆》
他看完《南京照相馆》,出来就说一句:不轻松。
换言之,片子不拿情绪吓人,拿照片说事。
两套相册摆桌上,一套是日本兵和百姓笑脸、端茶递水那种摆拍,一套是真实现场,黑白底片里藏的东西,不晓得的人看了都要倒吸气。
他在影院里坐第三排,时间写得明明白白,1937年冬,南京城破。
有人把底片用油纸包好塞进米袋,半夜从城北的弄堂钻出去,鞋底子湿透,江风呼呼的,他说不准哦是不是下关那一段,反正就是往外跑。
小船靠岸,三个人挤一条,手里护着相机,灯火一闪一灭…当时谁都不敢说话。
战后,南京审判战犯的法庭上,这些照片一张张摊开。
法官和翻译挪着放大镜,桌上摆着日期、地点,带编号。
有人指着“百人斩”“千人斩”的报纸剪页,现场静得很。
他说,这些东西不是拿来吓人,是拿来对账的。
换言之,有图有底。
他提到日本那边的课本,写的叫“南京事件”,把侵华写成“中日冲突”,慰安妇改成“战时女性”,731被说成“医疗研究机构”。
靖国神社里头供着“英灵”,有人每年去参拜,拍照还笑。
真心的,看着让人脑门一热。
插一句,1997年,张纯如用英文出书,把这摊事摆出来。
后面麻烦一个接一个,电话骚扰、骂人邮件不间断,还收到装了两颗子弹的信。
2004年,她走的时候才36岁。
有人在座位上小声说:真假的?
他点点头,不愿多讲。
影院里有个大爷,拿着旧票根,手指头有点抖,说自家表哥当年从城西没回来。
旁边小伙子憋不住:以前不晓得有这么多照片。
再旁边有人插话:都21世纪啦,别煽动情绪,影响中日友好。
他没回头,眼睛盯着屏幕里那张受害人名单,名字一行一行。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进了世界记忆名录,电视台当晚播了新闻。
他说,换言之,至少存档了,放在全人类的柜子里。
幸存者这边,打官司打了一辈子,等一句道歉到最后也没来。
有人问:那拍这片有啥用?
他摆手:照片不说谎。
他说,谁怕这片子?
说不准哦,怕被看到的人多咯。
他把票根塞进口袋,走到门口又回望了一眼,准备再买一次票…
来源:多彩圆月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