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首部聚焦青少年艾滋病防治题材的现实主义公益电影《青爱》近日在南京举办首映礼。作为第38个“世界艾滋病日”的预热序曲,这部承载着爱与希望的影片将于11月28日上映,以影像之力打破艾滋话题禁忌,向社会传递科学防艾理念与人文关怀。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 丁梦莎)国内首部聚焦青少年艾滋病防治题材的现实主义公益电影《青爱》近日在南京举办首映礼。作为第38个“世界艾滋病日”的预热序曲,这部承载着爱与希望的影片将于11月28日上映,以影像之力打破艾滋话题禁忌,向社会传递科学防艾理念与人文关怀。
《青爱》改编自真实故事,历经三年剧本打磨、五年精心摄制,全体演职人员零片酬出演,用诚意与坚守完成了这部公益之作。影片已斩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光影印记”推荐影片荣誉,此前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首映活动中,均收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与广泛好评。
影片以少年季杰的成长轨迹为主线,勾勒出中国防艾事业的发展图景。
自幼丧母的季杰(李宁远 饰)与父亲季十三(向能 饰)关系疏离,直到沈坤(周笑一 饰)的出现,才揭开了尘封多年的家庭秘密——母亲杜楚梅(艾莉 饰)因在黑市卖血感染艾滋病离世,而季杰凭借先进的母婴阻断技术得以健康成长。这一情节不仅是推动剧情的核心线索,更直观展现了我国防艾事业的历史性跨越,让观众看到医学进步为艾滋病家庭带来的希望。
除了核心家庭故事,影片还塑造了一系列平凡而坚韧的人物群像:十三姨(任铭松 饰)默默守护破碎的家庭,青爱工程志愿者春妮(王春子 饰)风雨无阻送药传暖,大学班主任(王劲松 饰)在课堂上普及科学防艾知识。这些角色串联起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温情图景,让观众感受到防艾事业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影片出品人、编剧兼导演向凯在首映礼上分享了创作初衷。他透露,影片灵感源自一次公益活动中的真实经历:一个因母婴传播携带艾滋病毒的小姑娘,长期遭受歧视,从未过过生日,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志愿者的关爱下,小姑娘逐渐打开心扉,露出了灿烂笑容。这深深触动了向凯,但他也深知防艾公益推行之难。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群体,他卖房卖车筹集两千万元资金,耗时五年完成影片拍摄,“只有通过大银幕,才能更广泛地影响更多人关注防艾工作”。
作为影片主演,因“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广告被观众熟知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向能,在片中饰演父亲季十三。这是他从影三十年以来首次参演公益电影,谈及拍摄感受,向能感慨万千:“所有演职人员都是义务演出,没有拿一分钱,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们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这部电影,我对艾滋病患者群体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会持续关注并帮助他们。”
影片发起方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的公益实践,为故事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托。据了解,该基金会已在全国援建1385所“青爱小屋”,培训师资2.4万人次,资助困境儿童3.7万人次,累计受益人群超3200万人次,2023年该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这些数据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防艾公益的坚实脚步,也让影片中的温情守护有了现实注脚。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