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见过太多高二学生在深夜里揉着眼睛刷题。练习册堆得比课桌还高,笔芯用完一把又一把,成绩单上的数字却像生了根,一动不动。
我见过太多高二学生在深夜里揉着眼睛刷题。练习册堆得比课桌还高,笔芯用完一把又一把,成绩单上的数字却像生了根,一动不动。
你也是这样吗?
“老师,我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为什么物理还是不及格?”我让他把最近做的卷子拍给我看。果然,每道错题旁边都整整齐齐抄着正确答案,像博物馆的展品,工整,但毫无生气。
我说:“你把错题本翻到三个月前的那道力学题,现在能给我讲清楚吗?”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分钟,我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然后是犹豫的:“好像……还是不太明白。”
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在用身体的劳累,掩盖思维的懒惰。
高二逆袭,最快的办法就是三个字:精准发力。
什么是精准发力?就是把你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在最能提分的地方。具体怎么做?
第一,抓住你的黄金错题。
不是所有错题都值得你花同样时间。把最近三次考试的卷子铺开,统计哪些知识点重复出错。比如物理的受力分析,每次都在这里丢分,那这一周就死磕这个模块。其他偶尔失误的题目,暂时放过。
有个学生去年九月物理只有42分。他停掉了所有机械的刷题,每天只做三件事:弄懂一道经典受力分析题,给同桌讲明白,睡前在脑子里过一遍解题步骤。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物理单科冲到78分。
第二,用嘴巴学习。
你以为自己听懂了,其实只是眼睛看懂了。真正学会的标准,是你能用大白话把这道题讲给完全不懂的人听明白。
试试这个办法:做完一道重点题目,立即打开手机录音,假装在给同桌讲解。讲到卡壳的地方,就是你的知识漏洞。回去翻书,把这个点彻底搞懂,再重新讲一遍。
这个方法很笨,但特别管用。嘴上能说清楚的,脑子里一定想明白了。
第三,睡前放电影。
关灯后别急着刷手机。用十分钟,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回顾今天学透的两三个知识点。不是背诵,是理解的过程回放。比如数学那道函数题,当时为什么卡住?关键步骤在哪?这种方法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但效果比你多做十道题都好。因为你在编织知识网络,而不是往脑子里塞碎片。
我知道你会说:“作业都写不完,哪有时间做这些?”
去年带过一个女生,她每天用课间十分钟专门处理数学错题。就十分钟,雷打不动。一个月后,她的数学错题本从厚厚的三十页,变成薄薄的五页核心难点。期末数学成绩前进了二十名。
时间不是没有,是你都浪费在虚假努力上了。
别再羡慕那些看起来不费劲的学霸了。他们不是比你聪明,只是比你更懂得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从现在开始,每天睡前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我真正弄懂了哪个知识点?我能把它讲清楚吗?明天最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高二就像跑马拉松的中段。累,但还没到拼天赋的时候。谁能在疲惫中保持清醒,谁就能在冲刺时领先。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精准的方向。
今晚就拿出最近的试卷,找出那个让你反复栽跟头的知识点。用半小时,只做这一道题,直到你能对着墙壁讲明白为止。
别急着赶路,先看清方向。当你学会在关键处深耕,进步会快得让自己都惊讶。
加油,我在终点等你们。
来源:玲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