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奖项揭晓七天后,围绕宋佳夺得第38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讨论仍未平息,反而从奖项本身蔓延至对演员过往、人品甚至情感经历的质疑。
奖项揭晓七天后,围绕宋佳夺得第38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讨论仍未平息,反而从奖项本身蔓延至对演员过往、人品甚至情感经历的质疑。
11月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宋佳凭借《好东西》斩获最佳女主角,这是她继2013年《萧红》后第二次夺得金鸡影后,成为继周迅、章子怡之后第三位达成此成就的女演员。
与易烊千玺获得最佳男主角几乎一边倒的祝福不同,宋佳的获奖引发了舆论两极分化。不少观众为咏梅在《出走的决心》中的表演抱不平。
认为宋佳在《好东西》中的表现仅属“舒适区发挥”,而奖项更应归编剧或导演。
宋佳此次获奖引发的争议,某种程度上源于她与咏梅的实力相当却最终胜出。
两位都是公认的演技派,都曾获得过金鸡影后,这次无论谁获奖,都将实现“二封”的荣誉。
咏梅在《出走的决心》中贡献了“教科书级演技”,细腻演绎了中年女性突破家庭束缚、追寻自我的觉醒过程。
而不少观众认为,宋佳在《好东西》中处于“舒适区发挥”,角色塑造难度不高,突破性不足。
这已经不是宋佳第一次因获奖引发争议。回顾她的获奖史,几乎每次都伴随着对竞争对手的惋惜:
2012年,宋佳凭借《悬崖》击败凭借《甄嬛传》入围的孙俪,获得白玉兰视后。
2013年,她凭借《萧红》战胜《一代宗师》的章子怡和《万箭穿心》的颜丙燕,夺得金鸡影后。
当年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几乎拿遍了华语电影圈所有能拿的奖项,而颜丙燕在《万箭穿心》中被认为是能拿奥斯卡的演技。
一位网友的评论很中肯:宋佳不是演技不好,是她每次打败的对手都太离谱。
本届金鸡奖的结果,被一些观察者解读为一场精心设计的“平衡术”。
有媒体指出,金鸡奖看似在艺术、商业和主流价值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
艺术的合法性——《好东西》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彰显对艺术性和女性议题的关注;
市场的合法性——将最佳导演奖颁给《唐探1900》的陈思诚和戴墨,认可商业成就;
权力的合法性——《志愿军:存亡之战》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和多个技术奖项。
然而,这种平衡背后隐藏着人事关系的复杂网络。当评委会主席是张艺谋时,这张网的中心节点便格外清晰。
评委会17名成员中,多名委员与张艺谋有合作历史。而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玺和最佳女主角宋佳,恰好都是张艺谋新片《惊蛰无声》的主演。
有网友戏言,未来在《惊蛰无声》的宣传海报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印上“新科金鸡影帝易烊千玺”和“新科金鸡影后宋佳”,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本届金鸡奖另一个引发热议的事件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仅获得最佳美术片奖,且领奖时团队无人上台。
作为票房突破150亿的现象级大片,《哪吒2》在口碑和观众认可度上都获得了极高评价,却未能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重要奖项的提名。
直到第二天,《哪吒2》的官方微博竟然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发。
饺子和团队的沉默被视为对金鸡奖的无声抗议。这与华表奖上光线影业CEO代替饺子发言形成鲜明对比。
有网友甚至回忆起《哪吒2》中的情节——玉虚宫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仙人,背后却搞裙带关系,欺负小妖怪。
面对争议,宋佳始终保持着自信与从容。她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表示:“做演员的都知道,我们永远不是一人戏,而是一台戏。”
这句获奖感言打动了无数人,甚至连人民日报官方账号也转发了她的感言。
宋佳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翻开她的采访记录,你会发现她一直如此:当其他中年女演员还在焦虑年龄时,宋佳却说:“我觉得女孩要学会给自己松绑。”
在被归为中生代演员后,她依然大胆宣称:“我最好的时候还没到呢。”
宋佳从业多年的坚持与敬业也不容忽视。拍《闯关东》时,她在零下三十度的冰河里跳来跳去;拍《悬崖》时,她让对手演员将烟头真按在自己手上。
宋佳引发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电影奖项评价体系的深层问题。
纵观全球,电影奖项从来都不只是艺术的竞技场。正如李安在回忆录中描述的,奥斯卡充满了造势、拉票和明争暗斗,本质与艺术无关。
李安曾痛苦地自问:“一年来都干这种事(指游说),做多了,有时会想,自己到底是拍电影的还是在卖片,我还是喜欢拍片。”
金鸡奖面临的困境,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艺术评价与市场价值、人际关系纠缠在一起时,奖项的公信力自然受到质疑。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愤怒的不是“她”拿奖了,而是拿奖的人不是“她”。
金鸡奖的争议折射出中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多元冲突。当艺术价值、市场认可、人际关系与主流价值在奖项中寻求平衡时,任何结果都难以让所有人满意。
宋佳在《好东西》中的表演或许确实优秀,但观众对奖项公正性的质疑,恰恰反映了他们对电影艺术本质的坚守——表演艺术的高下,本就难以用一尊奖杯定论。
来源:直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