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赣与易烊千玺:为电影“放弃自我”的艺术献祭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3 05:44 1

摘要: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毕赣执导、易烊千玺主演的《狂野时代》成为焦点,不仅斩获主竞赛单元特别贡献奖,更以预售破亿的票房成绩,成为国产文艺片的标杆。这部作品背后,是导演毕赣与主演易烊千玺对电影艺术的极致追求——他们以“放弃自我”的姿态,将创作灵魂注入角色与镜

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毕赣执导、易烊千玺主演的《狂野时代》成为焦点,不仅斩获主竞赛单元特别贡献奖,更以预售破亿的票房成绩,成为国产文艺片的标杆。这部作品背后,是导演毕赣与主演易烊千玺对电影艺术的极致追求——他们以“放弃自我”的姿态,将创作灵魂注入角色与镜头,共同完成了一场关于电影本质的深刻探索。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4JDiGcuE

毕赣的创作始终带着哲学思辨的底色。在《狂野时代》中,他摒弃传统叙事框架,以六个篇章对应人类感官,构建了一个“人类不再做梦”的近未来世界。这种设定源于他对康德哲学的思考:当理性彻底统治世界,感性与梦境是否会成为人类最后的救赎?为呈现这种抽象概念,毕赣在视觉风格上进行了大胆突破——影片开头采用民国时期的“视觉篇”,易烊千玺饰演的“迷魂者”以怪物形象被囚于地下城堡,舒淇饰演的“大他者”则通过植入胶卷进入其梦境。这种超现实的设定,实则是毕赣对“意识与存在”的影像化解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4JExthuo

更令人震撼的是影片结尾的30分钟长镜头。毕赣本欲摒弃长镜头技法,却在拍摄最终篇章时回归这一标志性语言。他采用延时摄影,用镜头记录“从夜晚到清晨”的完整过程,让观众在时空的流动中感受生命的律动。这种选择,是毕赣对自我创作习惯的“放弃”——他不再执着于形式创新,而是让镜头服务于主题表达,让影像本身成为哲学思辨的载体。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4JGBDXqe

如果说毕赣的“放弃自我”体现在创作理念的突破上,那么易烊千玺的“放弃”则是对演员身份的重新定义。在《狂野时代》中,他一人分饰五角:民国怪物、美少年、还俗和尚、年长骗子、混混。这种角色跨度不仅要求外形上的颠覆,更需要演员彻底剥离自我,成为角色的“容器”。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4JHUmrXS

为塑造“迷魂者”,易烊千玺在拍摄前反复揣摩角色内心挣扎。他坦言:“刚进组时向毕赣要剧本,导演只给了大致方向,具体表演需要现场即兴发挥。”这种工作方式对他而言是巨大挑战,却也让他得以完全沉浸于角色世界。在“视觉篇”中,他以佝偻身形、惨白光头、黝黑眼眶的怪物形象出场,狰狞面庞上挂着的泪水,将角色的痛苦与迷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表演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演员与角色灵魂共振的结果。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4JIpa71a

毕赣与易烊千玺的“放弃自我”,本质上是对电影艺术的共同敬畏。毕赣用镜头解构世界,易烊千玺用表演重塑生命,二者在《狂野时代》中形成了完美的艺术共振。影片预售破亿的票房成绩,不仅证明市场对文艺片的接纳度提升,更印证了观众对真诚创作的渴望。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4JJxwiNM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毕赣与易烊千玺的选择显得尤为珍贵。他们用“放弃自我”的勇气,为国产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真正的艺术,从不是创作者的个人秀,而是对世界、对生命、对存在的深刻叩问。正如毕赣所说:“电影是导演的梦境,也是演员的献祭。”在这场献祭中,他们共同完成了对电影本质的回归。

来源:东东浅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