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一句场面话,因为他和背后的壹同制作,就是这么践行的——以真诚连接创作与观众,以传承助力行业生长,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走出了一条独属于中国电影人的道路。
拿下金鸡奖最佳导演后,陈思诚在新华网采访中的一番话让我很感动:“选择拍什么戏,就跟选择生命中遭遇什么样的人一样,永远是双向奔赴的”。
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一句场面话,因为他和背后的壹同制作,就是这么践行的——以真诚连接创作与观众,以传承助力行业生长,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走出了一条独属于中国电影人的道路。
在题材选择的争议面前,陈思诚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市场只是一种结果”。这与壹同制作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而是坚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的底线。他认为,创作者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引发共鸣的“普世价值”,将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上,“不要变成说教的人,高高在上的人”。这种将心比心的创作态度,让壹同制作的作品始终充满温度与力量。
《三大队》中,我们看到平凡人坚守正义的执着;《消失的她》里,感受到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洞察;《解密》中,体会到家国情怀与个人成长的激荡。这些作品之所以能跨越年龄与圈层,打动无数观众,正是因为它们都源于真实的情感共鸣,承载着普世的价值追求。壹同制作从不强求创作,而是让创作者与作品自然相遇,这种尊重创作规律的态度,让每一部作品都拥有了独特的灵魂。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思诚将“传承”刻进了壹同制作的基因里。他在采访中回忆,张艺谋导演、陈凯歌导演、周星驰等前辈的作品,以及莎士比亚、金庸等创作者的思想,都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他成为了传承者,用“传帮带”的模式扶持青年导演成长。
戴墨与他共同斩获金鸡奖最佳导演,正是这种传承模式的开花结果;《消失的她》导演之一的刘翔,也在陈思诚的鼓励与支持下,从低成本电影走向爆款舞台。
壹同制作的传承,不止于技术与资源的扶持,更在于创作观的传递。陈思诚告诉年轻电影人:“要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作品,才能传达价值观与力量”。他相信“吸引力法则”,坚信“善大于恶”,这种正向的创作心态,通过一部部作品、一个个合作案例,传递给更多行业新人。在流量至上、急功近利的行业环境中,这种坚守与传承,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注入了稳定的力量。
从扶持新人导演到打造优质作品,从坚守创作初心到传递正向价值,陈思诚与壹同制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电影人的责任与担当。金鸡奖的荣誉,是对他们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这种创作观与传承精神的认可。在电影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坚守与传承,正是中国电影持续进步的核心动力。
来源:逍遥扒扒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