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5年,广西厂把这场胜仗搬上银幕,开机第一天就传小道消息:拍国民党,真的不会被砍?结果不仅没砍,还一路绿灯。审片室的老兵边看边哭,有人当场敬礼,有人把军功章掏出来往桌上拍——“老子当年就在运河边扛机枪,这下终于不是反派了!”
“台儿庄”三个字,当年在历史课本里只占半行小注,却能让人半夜惊醒——原来课本没写,国军也打过硬仗,而且赢了。
1985年,广西厂把这场胜仗搬上银幕,开机第一天就传小道消息:拍国民党,真的不会被砍?结果不仅没砍,还一路绿灯。审片室的老兵边看边哭,有人当场敬礼,有人把军功章掏出来往桌上拍——“老子当年就在运河边扛机枪,这下终于不是反派了!”
更离谱的是选角。导演组跑遍话剧团,最后相中青岛话剧院一头白发的邵宏来。试妆那天,他直接剃了李宗仁同款平头,把照片往墙上一贴,化妆师吓一跳:“活脱脱德公显灵!”连李宗仁原秘书程思远看完毛片都哆嗦,脱口而出一句“德公还魂”,吓得场记以为真见鬼。
片子拍完,拷贝居然飞到海峡对岸。蒋经国深夜调了盘带,关起门连看两遍,据说只点评四个字:“拍得好啊。”没多久,台湾街头的老兵返乡广告贴满墙——1987年开放探亲,第一批回大陆的包里塞的都是这部电影的盗版录像带,说要带去给老战友扫墓时放,让地下的兄弟听听久违的枪炮声,也听听自己终于能被叫一声“抗日英雄”。
邵宏来后来四次再演李宗仁,领奖时笑称:“我这张老脸成两岸通行证了。”台下有人起哄:“李老师,下次演个活着的李宗仁吧!”他摆手:“不敢,真李长官在旁边看着呢。”2017年老爷子走了,追悼会上循环放的不是遗像,是《血战台儿庄》里他骑马进城的十五秒长镜头——那马踏起的尘土,像极了1985年影院里观众鼓掌震落的墙灰,一晃三十多年,还没落地。
来源:那些不得不说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