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渡赤水,在中国军事史上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其用兵如神的奇妙布局在古代兵法上都无从考证。作为这场战略转移的总“导演”伟大领袖毛主席,却是在那个敌众我寡危机四伏的不利局面下创造的一个举世瞩目的军事神话。
电影《四渡》,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时期,发生在川、黔、滇边境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在中国军事史上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其用兵如神的奇妙布局在古代兵法上都无从考证。作为这场战略转移的总“导演”伟大领袖毛主席,却是在那个敌众我寡危机四伏的不利局面下创造的一个举世瞩目的军事神话。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当我们再次回顾这场决定中国革命和中央红军命运的重大军事转折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信仰的坚定力量与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那雷霆万钧之力的震撼和变幻莫测的黑白对弈。
影片《四渡》的开机,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之所以引起业界的关注和观众的期待,还是源于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经典影片《四渡赤水》。
电影《四渡赤水》拍摄于中国电影黄金时期的80年代初,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四渡赤水》(上下集)的上映无疑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一次跨越。影片第一次以伟人群像为主角登上大银幕、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了四渡赤水战役的整个过程。
《四渡赤水》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优势和原因都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今重拍《四渡赤水》,《四渡》能否像当年一样在中国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超越经典呢?小编在综合分析后认为,《四渡赤水》有两方面的优势,《四渡》恐难以超越。
《四渡赤水》拍摄之初,剧组根据上级要求,本着对革命先辈负责、对观众负责、对艺术负责的创作态度,影片外景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土城、娄山关、金沙江,这些地方尽可能地复原当年工农红军曾经留下的足迹和战斗过的阵地,使观众能够有一种亲临现场感受历史的视觉冲击。
影片中有一组红军渡赤水河的航拍镜头。人如蝼蚁的行军队伍蜿蜒曲折,河的两岸山高林密,山脚下的村庄房舍依然保持着三四十年代的建筑风格。这组航拍镜头将人与自然很美地融为了一体,艺术地还原了红军跋涉的艰险以及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四渡赤水的英雄故事发生在云贵川的交界处——赤水河。云贵川属于亚热带湿润区,地处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分布很多河流、悬崖、峡谷,地形复杂,这也为红军的穿插和战斗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作为长江上游的一个支流,赤水河流域面积在2万多平方公里,河的两岸多为陡峭地段,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但是草木旺盛风景宜人。
《四渡赤水》剧组在交通极不发达的那个年代,不畏艰险,亲临现场,实地考察,透过山水间的一草一木去寻找50年前发生在这里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我们从影片中看到的山川大河峰峦叠嶂都是真实的,那奔腾湍急的河水、银装素裹的大地没有任何的抠图技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画卷。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电影特效的运用代替了许多难以还原的场景。别说山川河流宫廷楼宇了,即使简单的室内陈设、车辆花轿、生活用品都会依靠特效来完成。这样的做法无非就是为了省钱,但是有利有弊。
作为一部战争史诗大片《四渡》,片中的许多场景不可能像80年代那样实地拍摄了。本来战争片就是非常烧钱的一种题材,如果采用实景拍摄,尤其是云贵川那些非常崎岖的山道、沟壑,调度成千上万的演职人员进入深山密林,其经济成本的投入会成几何倍数增加,这对剧组以及投资者来说都存在不可预料的风险。
所以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四渡》会在重要的战争场景上大量使用特效,以此来完成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以及连绵起伏的山川丛林外景。不过,特效毕竟是特效,尽管科技的力量很强大,但它与真实的场景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
大自然的美是一种灵动而朴素的美,不需要粉饰和烘托;特效的美比较僵化,只能成为一幅油墨画,而不会有生命的音符跳动。
在实景的拍摄对比上,《四渡》可能永远无法超越《四渡赤水》中云贵川的大美高原。
在《四渡赤水》公映之前,尽管有《风雨下钟山》、《西安事变》等影片对伟人有特别的描写,但不是作为主角去塑造的,有限的镜头不能够将伟人的风采和神韵完全演绎出来。而《四渡赤水》的推出,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将伟人群像在大银幕上得以呈现,并且是以主角的身份重点塑造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四渡赤水》的灵魂人物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没有他的运筹帷幄和用兵如神,就没有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后来的新中国。如何选择一位形神兼备的演员来饰演毛泽东,是剧组以及编导首先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剧组在挑选演员的时候,毛泽东的扮演者原定的是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的刘振国。在拍摄了几天后,导演发现刘振国有些发胖,不符合长征时期毛泽东的外貌特征,于是编导们找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古月。
《四渡赤水》是古月第二次饰演毛主席,第一次是在影片《西安事变》中饰演了中年毛泽东。
应该说,80年代初的古月更适合饰演中青年毛泽东,因为这位由叶帅钦点的特型演员绝对不会看错,其外形与长征时期的毛泽东特别接近。尽管在表演上还不成熟,但通过他自己的辛勤努力和编导们的帮助,仍然出色地完成了《四渡赤水》的拍摄,并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这为他以后的演艺道路奠定了基础。
该片周恩来的饰演者是苏林,在此之前曾在话剧《报童》中饰演过周恩来。1979年首次触电,在影片《北斗》中饰演了长征时期的周恩来。应该说,苏林参演《四渡赤水》已是第三次了,但这一次比上两次都较为成功。
饰演朱德的是特型演员刘怀正,曾在电影《大渡河》、《南昌起义》中成功地饰演了朱德这一艺术形象,《四渡赤水》是他第三次饰演伟人,进一步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饰演刘伯承的傅学诚和饰演蒋介石的赵恒多两位特型演员都曾在电影《大渡河》中饰演了各自定位的角色,获得观众认可。
谁能想到,正是《四渡赤水》这部影片,新中国第一代特型演员的阵容初步形成。7年后,古月、苏林、刘怀正、傅学诚、赵恒多,他们再次相聚在了电影《大决战》剧组,这一次,中国电影将他们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据影片《四渡》的可靠消息,出演该片的演员阵容也很强大,其中有靳东、刘烨、王雷、王志飞等,至于其他演员都有谁还是未知数。由于制作单位没有官宣角色,所以究竟谁饰演毛泽东,谁饰演周恩来等,都无法下结论。但无论谁饰演毛泽东,或者周恩来、朱德,都无法与第一代特型演员比肩,基于这一点,就是《四渡》无法突破的藩篱。
40多年过去了,影片《四渡赤水》在中国电影史上早已封神。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影片并非无可挑剔,但在那个年代,这部影片已经属于上乘之作了。影片中的场景设置、道具、化妆等都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要求去完成的。它既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编导及演职人员的倾情之作。
电影《四渡》,作为一部翻拍片,面对经典,自然有超越的难度。但我们仍然寄予希望,因为时代不同、视角不同,历史的重新演绎或许会有新的突破和亮点。不过,必须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以此告慰那些为了革命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以及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来源:田大哥说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