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豆瓣7.3分,说实话比我预期中要高,但相比于之前获奖后备受关注,目前上映4天票房1400多万,实属遇冷。
一对男女,正在坐电梯。
突然,电梯坏了,似乎要掉下去…
好不容易掰开门缝,女的先出来了,男的说了一句:你先走…
然后男女悲情对望,好像是什么生死时刻…
啊这…
怎么整得和泰坦尼克号一样,这不就是个电梯事故吗?待会就能得救了悲情个啥?
电梯事故,出轨,车祸,癌症,流产,一应俱全…
当你以为这是什么八点档电视剧。
但这是前段时间让辛芷蕾获得威尼斯影后的电影——
《日掛中天》
目前豆瓣7.3分,说实话比我预期中要高,但相比于之前获奖后备受关注,目前上映4天票房1400多万,实属遇冷。
这讲的是一个讲情与债的故事。
01罪与罚
还是先从电影的片名说起。
“日掛中天”四个字,源自汤显祖经典粤剧《紫钗记》中的一句词:
日掛中天格外红
月缺终须有弥缝
讲的是一对男女经历磨难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但《日掛中天》只取了前四字,后面的缺憾与裂痕,终究没有得到弥补。
这也是电影的主题——
亏欠。
故事开始于一次偶然的重逢。
来医院做早孕检查的曾美云(辛芷蕾 饰),碰见了多年前入狱的男友吴葆树(张颂文 饰)。
对视一眼后,葆树负气般离去,美云则是下意识地逃跑。
为什么?
其实光是这场戏,这一幕,这一眼,就已经在暗示两人错综复杂的关系。
七年前,一场车祸,他们肇事逃逸。
开车撞死人的是美云,顶罪入狱的却是葆树。
他替她坐了五年牢,出狱后的两三年,一无所有,孑然一身,还罹患癌症。
而她在他入狱一年后就离开了,如今的生活看似还不错:
开个小店卖衣服,直播带货,又和别的男人好了,还怀孕了。
表面看,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女人,和一个悲惨错付的男人。
仅仅是简单的道德审判吗?
其实电影从第一场戏就给出了答案:
忘恩负义的美云,其实过得并不好。
她36岁了,一个人在医院做孕检,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怀孕。
上一次,男朋友不同意留,打掉了。
因为这位体制内男友陈其峰(冯绍峰 饰),有家室。
对,所谓的恋爱,其实是地下情,是不正当关系。
让美云打胎,其峰知道自己亏欠她的。
但如果离婚,让美云名正言顺,他又亏欠老婆孩子的。
于是只好一次次委屈美云:
你原谅我
偏偏,美云需要这种“委屈”。
在这段不正当关系里,她背负着极大的不配得感。
同样是因为那两个字,亏欠。
葆树当年替美云顶罪入狱,对她来说,这是恩。
而她却把葆树留在监狱里、不辞而别,对葆树来说,这是背叛,是仇。
所以,对美云来说。
好像只有自己过得不好,才能消解一些负罪感。
好像只有在另一段见不得光的感情里受委屈,她才能赎罪。
直到葆树突然出现。
而且还是以一个孤苦、贫穷、癌症晚期病人的落魄模样,出现在美云的面前。
她才明白自己所谓的“赎罪”“委屈”“自我惩罚”,不过是自欺欺人。
那些真正的大恩大仇,如今朝她涌来了。
不敢躲,也躲不掉。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一场恨海情天的极限拉扯。
从那天起,美云想方设法地弥补葆树。
她主动去医院照顾他。
出院后,又容忍他理直气壮地住进自己家。
让他睡床,她睡沙发。
他问她要钱,她便掏光口袋转给他。
他逼她把男友的东西清走,那就清走。
一方面,葆树在无尽地向美云索取。
另一方面,他又一直冷漠地拒绝着美云的好意。
比如,美云做的饭,他不吃。
喂也不吃。
比如,美云从服装城的隔壁男装店,给他拿回几件新衣服。
他也不穿,还让她还回去:
你还人家吧
别欠人家人情
又是亏欠。
葆树的每一次出现,每说的一句话,甚至每一声咳嗽。
都像是在用冷暴力提醒美云:
你对不起我。
实际上,不管什么偿还或弥补,对葆树来说都没有意义了。
他已经跌倒谷底一无所有,又是将死之人,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
但又不甘心。
于是,他选择用五年的牢狱之苦和出狱后的患病、落魄,换一个永远向美云索取与惩罚的权力。
他让她痛苦,让她歉疚。
让她永远活在罪与罚的折磨里,不敢原谅自己。
02麻木的自毁
出轨,车祸,癌症,流产有以上诸多典型苦难元素就罢了。
确实也存在郝蕾说的「扯头发」桥段。
是的,这部电影有一个颇具反转性的结局:
美云欠葆树的恩情,又是收留又是照顾。
但,还着还着就给了一刀。
葆树意外又愤怒,抓起跪在地上的美云的头发,强迫她面对自己。
于是这惊天一刀配合演员面面相对的爆发式表演,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其实,觉得不管是扯头发还是这一刀,在电影里都是成立的。
但,不是剧情让它成立。
而恰恰是依赖辛芷蕾的表演,才没有让这一切变得可笑。
说白了,这部电影的文本其实不太落地。
其中很多台词并不是生活里人会讲的话,说起来相当符合部分人对文艺片矫情的刻板印象。
幸在,演员够给力。
不仅剧情台词经过其细节化的处理,变得可以接受。
最后的反转,也有前面演员对人物的真实塑造才得以完成。
是的,我们都知道,大恩如大仇。
要报之恩太重,以至于会丧失自己的整个人生,反而会激发逆反心理。
但,怎么演出这个过程呢?
还是得靠人物性格的塑造。
就比如曾美云这个人物身上有两种特质。
一是有点麻木的自毁。
这源于葆树替罪后,美云将偷生下来遇到的一切苦难都视作惩罚。
二是忍不住的求生。
一种再痛苦也绝不会坍塌的生命力,会时不时从她无言的忍耐里流出。
她对葆树有愧疚,但她更想拥有新生活。
这一体两面的特质被演员融进了角色的日常细节中,把控得很好。
比如美云去找出院后的葆树,二人已经多年未见。
葆树心中有恨有怨,从楼上推下花盆,砸在了美云身边,像是泄愤也像是威胁。
美云在恐惧之后,迅速愤怒地看向楼上的葆树,追了过去。
这一段里,演员的生理演技相当真实。
而且也彰显出了她的性格:恩我可以还,但我也要活着。
当葆树住进美云家后,不仅尾随她上班,还用绝食威胁她。
美云一巴掌扇过去,问葆树:
「你是不想好了吗?」
葆树不小心惹事,害美云不仅挨了巴掌,损失货款之外,还被讹了一万块。
美云一边无言地承担下,回家路上依旧填饱了肚子。
两人被困电梯,有了逃生机会,美云还是会本能地先走。
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观众,人物性格,仿佛命定如此。
只是二人对视中,默契地想起多年前的肇事事件。
暗示葆树本能地成全,又成了压垮她的恩情。
最后,葆树知晓美云怀孕,果然愿意离开。
但就在送别葆树中途,美云流产。
其锋带来的象征着新生活的虚假希望,也彻底破灭。
命运如此吊诡,原本想逃不能逃,现在能逃却又不知去处。
于是,出于对葆树恩压的怨愤,又或是用熟悉的伤害与背叛的方式挽留,甚至是出于某种彻底的自毁,美云刺下了那一刀。
靠演员成立的电影,最大荣誉归于演员也无可厚非。
但这次从辛芷蕾被质疑,到整个电影圈撕来撕去的发疯,咱们倒是可以聊聊。
其实不止这次,自从宣布辛芷蕾得奖,相关争议就没怎么断过。
开始是说她咖位不如85花,威尼斯电影节奖项缩水之类的。
现在又说影后奖杯是运作而来。
退一步,就算是真影后又如何,还是不扛票房。
《日掛中天》上映五天,票房还不到1600万。
客观来讲,辛芷蕾被质疑确实有一定原因。
毕竟她的代表作,目前还不算很多。
03拧巴
这故事就是讲一个有着毁灭欲望的邪男人。
但这个人对于未来竟然是有渴望的。
辛芷蕾给他配钥匙时,他假装漫不经心,但其实摸着钥匙好几遍,生怕丢了。
换房子租房时,当中介说,这里下面还有公园,超市,这是带幼儿园的房子,你们以后也会很方便…
他的神色是复杂的,既盼望又有些尴尬,还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私以为,虽然辛芷蕾在演技上的爆发拿了影后,但是从人物设置上,张颂文这个角色更有意思。
但这些片段,都太少了,太一溜烟就过去了,或者都太只停留在语言上了,太少具体相处的细节了,你不知道他们之前是怎么爱。
以至于最后美云因爱生恨杀他,特别不成立,是的,美云因为承受不了愧疚的重量,杀了葆树…
这场夺得影后的爆发戏本该是全片高潮,但这一刀,这彻底刀断了观众和人物的最后一丝共情,也彻底刀碎了这个人物,杀人太离谱了,你会这样愧疚,又怎么会杀人?
一瞬间前面所有的纠结都不成立了,你特么好意思让别人替你坐牢,就已经越过了道德的底线,坐牢后还断绝和别人的联系,这不就是个坏逼吗?
作为一个坏逼,你还会那样纠结?愧疚?这真的不是一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吗?真的不是文艺逼对于人性之恶的浪漫想象吗?
而张颂文,被刀了一刀还在流血呢,竟然还瞬间理解辛芷蕾了,导演把这解读为“悲苦相连”,这真的不是反人性吗?
可以说,对于辛芷蕾这个角色,低估了人性之恶,对于张颂文这个角色,又高估了人性之善。
哎,葆树好惨,还不如在监狱里算了,至少,狱警还会带他去看医生。
想起死前还被告知过分手原因:我没法面对你,因为你穿着狱服,在那痴痴呆呆的…
替人坐牢还被嫌弃老人味,简直虾仁猪心啊!
这不该是辛芷蕾捅张颂文一刀,是张颂文该捅辛芷蕾一刀啊!
但其实恨海情天,不一定就等于狗血。
又或者说,这种狗血,不就是老中人的日常吗?
以爱之名的控制,以恨之名的拉扯,以共谋纽结而成的共生,这种别扭纠结,负罪煎熬,言不由衷,词不达意,阴暗爬行,恨爱相生,不就是东亚人的特长区吗?
这个故事本该表现的,就是对人性的无能为力,哪怕我们曾经很相爱,哪怕我们以为这种爱可以跨越一切,但很抱歉,人性就是经不起考验的,就是会嫌弃的…
甚至最后以恨意甚至杀意,还有点日式的决绝,都可以拍得很精彩…
电影最后完全可以捅破这层窗户纸,为什么人总会被愧疚,补偿这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压垮?爱与控制,恨与力气的边界,又在哪里?
但很可惜的是,电影既没有往私人的方向走,也没有往纵深的方向走,更没有往时代背景的复杂性走…
而且有时候文艺片之所以珍贵,恰恰是因为它越过了一些常规道德与惯常思维的边界,用一些足够私人见血带泪的故事,带我们进入那些最私人最混沌最难以言说的情感里,达成一种真正的看见与共鸣…
比如《春潮》,一屋子三个女人,暗流涌动爱恨交织的三代人,金燕玲饰演的纪明岚,那种屁大点事都要管一管彰显权力的感觉,我们太熟悉了…
比如《风雨云》看似狗血,但官商勾结才是这三角恋中最暧昧的一抹底色。
冒着牢狱之灾共享政治生命和财富,不比睡同一个女人更暧昧吗?这种三人情感,又怎么是止于道德可以说得清的?
这些故事,注定不大众,有人觉得狗血,但生活有时候比电影狗血一万
倍,荒谬一万倍…
导演说这是两个小人物被时代洪流冲散的命运,但很可惜,这个故事还
差更多动人的细节,最终沦为了中年人仨瓜俩枣的晋江破事儿。
来源:黑八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