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绝对是2025年暑期档最魔幻的现实!当《南京照相馆》的片尾字幕亮起,影院里安静得能听见隔壁座位的抽泣声——没人急着离场,没人讨论剧情,连保洁阿姨都默契地放轻动作。这部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照相馆民众冒死保存日军罪证的电影,上映6天票房炸到7亿,豆瓣评分从8.5飙
这绝对是2025年暑期档最魔幻的现实!当《南京照相馆》的片尾字幕亮起,影院里安静得能听见隔壁座位的抽泣声——没人急着离场,没人讨论剧情,连保洁阿姨都默契地放轻动作。这部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照相馆民众冒死保存日军罪证的电影,上映6天票房炸到7亿,豆瓣评分从8.5飙到8.6,预测总票房直接冲着37亿狂奔。更狠的是,背后出品方幸福蓝海股票连续两天涨停,搞得股民都在问:“现在买电影票还来得及上车吗?”
但最让人服气的还是导演申奥。这哥们儿简直成了爆款制造机——从《受益人》到《孤注一掷》再到《南京照相馆》,三部电影部部踩中时代G点。别人追热点追到腿软,他倒好,直接预判热点走向。当年拍《孤注一掷》时,东南亚“噶腰子”传闻正火,反诈题材瞬间引爆全网;这次拍《南京照相馆》,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民族情绪直接给电影加了天然Buff。有业内人士调侃:“申奥选题材像开了天眼,总能在社会情绪爆发的临界点准时空降。”
要说申奥最绝的,是把主旋律拍成了“全民爽片”。别人讲南京大屠杀,满屏血腥暴力看得人窒息,他却用照相馆暗房的红灯当隐喻——底片在红光下显影,就像真相在血色中浮现。电影里那段全家福戏绝了:一群人站在破烂布景前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下一秒镜头切到火堆里焚烧的照片,遇难者的笑脸在火焰中一闪而过。这个蒙太奇直接让影院哭成海洋,有观众发微博说:“看完电影攥着票根发抖,第一次觉得爱国不需要喊口号。”
更难得的是,这导演居然听得进骂声。早年《受益人》被吐槽“救风尘叙事太直男”,女主角被骗还原谅渣男的设定被喷成筛子。结果到了《南京照相馆》,高叶演的歌女被日军欺辱后,申奥直接把施暴镜头全删了,就留个衣衫不整的回眸。路演时他解释:“有些痛不需要展示伤口,观众懂那种绝望就够了。”这种克制反而让电影高级感拉满,有影评人毒舌点评:“某些导演该来进修下,女性苦难不是你们的视觉兴奋剂!”
其实申奥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乙方觉醒史”。当年宁浩把他招进“坏猴子计划”时,这哥们儿还是个文艺青年,拍《受益人》初版剧本阴暗致郁,被监制按着头改了三稿才变成黑色喜剧。没想到票房啪啪打脸——改完后的版本卖了2.19亿,申奥从此悟了:“观众用脚投票才是硬道理。”后来他干脆把工作室标语改成“为人民拍片”,接梗玩梗比网红还溜。《孤注一掷》里那句“人有两颗心,贪心和不甘心”,现在还是反诈宣传标配slogan。
现在的申奥简直成了行业异类。陈思诚还在玩悬疑反转时,他已经搞起历史+社会议题的混搭;宁浩纠结《红毯先生》票房惨败时,他轻飘飘一句“我和观众审美同步”凡尔赛全场。最讽刺的是,当年《孤注一掷》上映时,全网调侃他“成为第二个陈思诚”,结果《南京照相馆》直接封神,网友改口说:“陈思诚该学学怎么用历史拍出高级感。”
或许就像申奥自己说的:“拍电影不是搞艺术展览,得让买票的人觉得值。”当别的导演还在纠结自我表达时,他早已看透——真正的爆款永远诞生在时代情绪的风口。那些散落在新闻里的社会痛点,那些蛰伏在历史中的民族记忆,被他用类型片的糖衣包装成一颗颗子弹,精准击中大众最柔软的地方。
来源:笑哈哈看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