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首部环保执法电影《顺流而上》导演张力川:建德的青山绿水吸引了我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6:30 1

摘要:11月18日,我国首部环保执法题材院线电影《顺流而上》将在全国人民院线上映。影片全程在杭州建德拍摄,作为中国首部聚焦环保执法工作的影片,呈现了一线环保执法者与违法企业的博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11月18日,我国首部环保执法题材院线电影《顺流而上》将在全国人民院线上映。影片全程在杭州建德拍摄,作为中国首部聚焦环保执法工作的影片,呈现了一线环保执法者与违法企业的博弈。

《顺流而上》由张力川执导,黄飚编剧,马思超、谭凯、李浩菲领衔主演,张晞临特别出演,根据十几年前推动我国环境违法入刑的事件改编,深度融合犯罪类型与现实议题。创作团队依托大量的案例和资料,严谨还原环保执法工作的专业细节与复杂挑战。通过一线环保执法者的不屈抗争,生动展现了普通个体如何汇聚力量,并最终推动制度完善的进程。

《顺流而上》海报

近日,影片导演张力川在杭州接受了潮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导演张力川接受潮新闻记者独家专访

潮新闻:可否聊聊影片拍摄的缘起?

张力川:我们接触过各行各业的执法人员,很多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坚守,可我从没想过环保执法人员也会面临生命危险。当我们深入了解后,发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空气,每一口干净的水,都跟这些人息息相关。所以就想拍一个不被那么多人所知却一直在默默守护我们的环保执法人的故事。

潮新闻:片子是不是筹备了很长时间?

张力川:从开始做剧本,到展现到观众面前,花了5年时间。现在影片可以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我们内心非常骄傲,也非常欣慰。

潮新闻:喻旗是这个电影的原型之一?

张力川:喻旗是我们的总监制、总顾问,也是原型之一。我们最初的时候只想了解整个环境监测、环保执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相关,在喻旗老师身上看到了环保人对家园的热爱,以及他背后爱人和孩子的默默支持,而且他还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电影中赵山河的原型就是喻旗老师。为什么取名赵山河?是因为他们真的在守卫每一寸山河,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守护我们的山河,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喻旗在电影首映式上

《顺流而上》中的赵山河

潮新闻:影片拍出了触目惊心的水污染利益链,是否想让电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张力川:是的,观众看到的很多情节都是从真实事件中汲取灵感改编而成。我们应该都能感受到,如果没有这么有利的方式方法和我们的法律法规去治理,那么可能下一个受害者就是我们自己,这是责无旁贷的。

潮新闻:影片为何选用克制的纪实风格?

张力川:电影大部分来自于真人真事,我们希望近可能贴近发生地和发生的事件,让大家感同身受,相信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所以我们尽可能偏写实地去做,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

潮新闻:为何选择全程在杭州建德拍摄?

张力川:剧本完成后,我们去了全国很多生态环境示范省、示范城市、示范区,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这份绿水青山来之不易。在综合了环境、人文以及对电影设定的契合度上,最终选择了杭州,选择了建德。

潮新闻:可否聊聊对建德的印象?

张力川:建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历史悠久,经常有一种穿越感。我第一次走在白沙桥上的时候,就有一种穿越感,那种历史厚重感,加上建德的人文风貌,森林覆盖率,都是我心中想要的绿水青山的一个代表。

潮新闻:具体在建德哪些地方取景?

张力川:2023年开始基础筹备,2024年5月拍摄开机。拍摄地有刚刚提过的白沙桥,还有新安江。我第一次到新安江江边的时候,就很想跳进去拥抱江水。还有严州古城。巧的是,这里真有一座桥叫青云桥,片中主人公名字就叫陆青云,青云桥出现在了电影最后的场景中。

潮新闻:这部电影,您最想表达什么?希望观众从影片中获取什么?

张力川:我们用了一个看似硬核的话题,其实是希望观众能在电影和电影人物中看到环保人的担当,他们的默默付出。映射到我们每个人,18岁有18岁的选择,30岁有30岁的困惑,但我觉得都应该顺势而为,逆流而上,这样才会有一个顺流而上的人生。

(现场摄影 任保秋,海报、剧照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