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届浙江大学生电影季“竞流・时代”影评大赛于9月27日开启,于10月26日截止征稿。作为本届电影季的核心单元,本次影评大赛旨在激发青年学子的批判性思维与深层人文关怀,锚定时代坐标,以独立的批评精神深耕时代土壤。影评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征集佳作,学术长评赛道设置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天一 通讯员 莫晓琳
第三届浙江大学生电影季“竞流・时代”影评大赛于9月27日开启,于10月26日截止征稿。作为本届电影季的核心单元,本次影评大赛旨在激发青年学子的批判性思维与深层人文关怀,锚定时代坐标,以独立的批评精神深耕时代土壤。影评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征集佳作,学术长评赛道设置全场大奖、最佳长评奖、最佳学术奖、新锐观点奖、优秀奖;网络短评赛道设置优秀网络短评奖。
在这个影像成为通用语言的时代,电影的意义正被新一代观众重新书写。第三届浙江大学生电影季评优单元“竞流·时代”影评大赛,见证了一场青年影评范式的悄然变革。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拿起批评的笔,构建属于自己的电影话语体系。
目前,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173所高校的广泛参与,共征集了504篇长评、1512篇短评,涌现出一批坚守主体性、弘扬理性批评精神的优秀作品。大赛邀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厉震林,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欣如,艺术学期刊《艺术学研究进展》《电影研究》编委、副教授韩晓强,以及文艺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林云柯4位资深学者组成的终评委员会,对作品进行了严谨评议。
在学术长评赛道,全场大奖寻找的是能够照亮整个讨论的思想火炬;最佳长评奖关注如何将见解编织成有力的论述;最佳学术奖看重理论根基的扎实;新锐观点奖特别珍视那些打破常规的锐气;优秀奖则是对严肃探索的致敬。
网络短评赛道的最佳网络短评,则是为那些能在碎片化时代一击命中的精彩见解提供舞台。本次赛制系统性地回应了电影批评在深度学术思辨与即时公共对话两个维度的时代要求,让严肃的学术思考与鲜活的公共对话并行不悖。
第三届浙江大学生电影季“竞流・时代”影评大赛的学术长评赛道与网络短评赛道,如同两个相互映照的坐标,精准记录了当下年轻人与电影对话的最生动方式。我们看到的,是无数个体的观影感悟如何汇聚成可辨识的思想河流,是私人的审美体验如何转化为公共的文化讨论。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培育了一个持续生长的生态。当年轻人的批评之声被认真倾听,当他们的选择被郑重对待,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他们不仅是市场的消费者,更是意义的创造者、文化的共建者。
让这些年轻的声音更响亮,让这些真诚的选择被更广泛地听见。今日在这里点燃的思想火种,明日或将成为照亮中国电影更多可能的光芒。因为电影的未来,始终属于那些不仅热爱观看,更勇于思考和表达的年轻人。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