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被手机偷走的童年》巡映:红色精神照见成长之路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04:29 1

摘要:2025年10月22日,山东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将红色精神传承与青少年成长教育深度结合,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9周年暨《星光好少年》红色剧组公益微电影巡映(滨州站)”活动。由连升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联合出品的公益微电影《被手机偷走的童年》进

2025年10月22日,山东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将红色精神传承与青少年成长教育深度结合,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9周年暨《星光好少年》红色剧组公益微电影巡映(滨州站)”活动。由连升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联合出品的公益微电影《被手机偷走的童年》进校园首映仪式同步启幕,特别感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董事长李京平的支持——其助力之举不仅体现企业家对青少年教育的大爱,更彰显了院校服务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责任。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现场,在重温长征精神的同时,聚焦青少年手机使用痛点,共同开启一场兼具精神厚度与现实温度的教育盛宴。

忆长征:以红色精神筑牢成长根基

89年前,长征以“不怕艰难、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铸就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丰碑;如今,这份精神仍是滋养青少年成长的宝贵养分。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以此次纪念活动为载体,将长征故事融入活动开篇——通过红色主题宣讲、长征精神分享,引导学生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理解“跨越障碍、向阳成长”的时代内涵,让红色教育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同频共振。

观影片:以现实题材叩击家校共鸣

首映环节,公益微电影《被手机偷走的童年》以细腻的生活化剧情,还原了手机过度使用对青少年成长的“隐形侵蚀”:原本用于拓展视野的手机,逐渐变成孩子熬夜刷短视频、沉迷手游的“枷锁”——视力骤降、课堂注意力涣散、亲子交流被屏幕割裂,甚至因模仿网络不良内容引发社交矛盾。这些贴近日常的情节,让现场不少家长红了眼眶,也让学生直观认知到“过度用机”的真实危害。

“以前只觉得手机是联系工具,看完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背后的成长风险。”一位家长的感慨,道出了在场观众的共同心声。滨州实验学校副校长、南校区执行校长赵学军在致辞中表示:“长征精神教会我们要攻克成长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而手机过度依赖正是当下青少年的‘隐形障碍’。手机并非洪水猛兽,但缺乏引导的使用,会挤占运动、阅读的时间,削弱自主思考能力。”该校计划以此次活动为抓手,通过主题班会、家长课堂等形式,联合家庭制定“手机使用公约”,明确每日用机时长、设立“无手机亲子时光”,引导孩子将手机转化为学习工具而非娱乐载体。

聚合力:以公益行动传递教育温度

中国红色万里行组委会主任汪大华、吴方臣将军、张淮南将军、国防大学教授周晓宇、全国红教办主任赵光务、山东新泰和圣文化园、长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长征、聊城少年军校校长于瑞祥、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山东办事处主任韩爱强、副主任兼新闻宣传部部长马晓天等嘉宾出席活动。其中,公益大使、知名演员孙金良(《被手机偷走的童年》主演)不仅分享了影片创作初衷,更现场捐赠九棵富贵油松,以实际行动传递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其参演的电视剧《阵地》(冯绍峰、李晨主演)也于近期热播,进一步扩大了公益理念的传播半径。

连升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星光好少年》红色剧组导演刘连升,制片人赵旭辉、费宁宁等主创团队,也现场介绍了项目初衷:“希望通过公益微电影,让红色精神与成长教育落地校园,真正惠及青少年。”作为联合出品方,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设有13个学院,师生共25000人,多年来培育众多优秀人才,以“桃李满天下”的育人成果,为文化产业及社会发展持续输送力量。

向未来:以协同共育护航健康成长

活动尾声,《星光好少年》剧组同步发布全国招生计划:面向4-18岁热爱影视表演的少年儿童,邀请专业表演、编剧、国学等领域老师授课,学员将有机会参与公益微电影拍摄,与影视明星共同创作;成片将在全国院校及爱奇艺等平台播放,既发掘少儿影视人才,也培育青少年公益意识。

后续,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计划将《被手机偷走的童年》作为教育素材,向周边学校、社区推广,呼吁更多家庭关注青少年手机使用问题。正如活动主办方所言:“此次活动既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课堂,也是家校共育的实践平台——我们要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以家校协同为支撑,为孩子筑牢健康成长的‘防护墙’,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路上持续发光。”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