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太拉胯,《731》上映半个月,仍顶着大量差评实现逆风翻盘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8 17:37 2

摘要:国庆档票房一出来,朋友圈先炸了:27 亿,比口罩那年的 37 亿还少一截,直接回到 2015 水平。

国庆档票房一出来,朋友圈先炸了:27 亿,比口罩那年的 37 亿还少一截,直接回到 2015 水平。

有人甩表情包“电影凉了”,有人补刀“票价涨到 42,我为啥不直接买两斤排骨”。

屏幕那头的情绪很真实——不是大家不爱看电影,是这片单实在让人下不去手。

先把最扎眼的拎出来说。

《志愿军 3》顶着主旋律光环,首日 9600 万,听着唬人,可跟第二部一比,直接掉近四成。

观众走出影厅就一句话:像看了三集联播纪录片,还是剪碎的那种。

情怀牌打到第三年,套路早被摸得门儿清,坦克再真也救不了流水账。

另一边,《刺杀小说家 2》想靠“东方奇幻”再圈一波,结果老粉嫌它换汤不换药,路人对前情提要一脸懵,6400 万首日草草收场。

IP 不是护身符,续集也不自带buff,市场翻脸比翻书快。

真正让人意外的是《731》。

这片子节前已上映两周,排片被挤到 10% 角落,结果靠“上座率断层第一”硬生生爬回单日冠军。

说明啥?

观众不是不进影院,只要片子够硬,哪怕错过首映红利,也能靠口碑“二刷回血”。

可惜这样的异类太少,整个档期满眼“安全牌”,却没人敢再往前一步。

中小成本更惨。

《浪浪人生》《三国的星空》《风林火山》集体扑街,首日票房连预告片制作费都盖不住。

易中天站台也救不了“三国”,2000 万首日跟《长安三万里》的 3.8 亿首日隔了一个银河系。

片海战术失灵,排片倒挂成常态,影院经理干脆把黄金厅留给“老片”《731》,至少座位能填满是真。

数据里还藏着一条冷线:25 岁以下观众只剩三成,比去年又掉 8 个点。

年轻人不是没钱,是懒得为“说教”和“拼接剧情”买单。

短视频三分钟讲完背景,谁还坐两小时看“加长版预告”?

票价再涨 5 块,直接劝退二三线城市,跌幅 40% 以上,听起来像割肉,其实就是消费理性回归。

行业老人爱说“档期红利”,可国庆档场均 23 人创历史新低,红利肉眼可见地蒸发。

春节、暑期还能靠合家欢、学生潮硬撑,国庆七天长假的“社交刚需”正在被剧本杀、飞盘、Citywalk 分流。

电影不再是一枝独秀,只是众多娱乐选项里的一张牌,牌面不够花哨,观众就滑走下一家。

那还有解吗?

有,但药方不新鲜:先把故事讲圆,再谈技术炸点。

备案数量同比增 15%,说明大家开始埋头写新本子,可“写”到“拍”再到“上”隔着九九八十一难。

资方敢不敢给新导演让路?

审查能不能给创新留缝?

宣发是不是还沉迷“哭晕导演”式短视频?

任何一环掉链子,好内容也出不了厂。

更现实的是,档期排布得打散。2023 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都在冷门时段闷声发财,证明“好片 + 真空期”比“烂片挤国庆”划算得多。

与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如把全年切成十二个小档,让不同类型各找各的周末,观众不用扎堆,影院也不用天天“过山车”。

说到底,27 亿不是末日,只是一记清脆的耳光。

它告诉所有人:票补时代攒下的“档期迷信”彻底失效,观众学会用脚投票,而且跑得比片方想象更快。

下一部爆款不会因为它叫“×× 2”,也不会因为它生在国庆,只会因为它让人看完想拉着朋友说“走,二刷”。

电影市场没有凉,是先把水分挤干。

等哪天新导演不用跪求排片,好故事不用套主旋律外壳,票房数字才会再次抬头。

来源:魔法叶子Q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