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史冠军到亏损超5亿,《志愿军3》受挫,观众给陈凯歌上了一课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00:44 2

摘要:28亿,连成本都没包住,陈凯歌这回真把“志愿军”拍成了“志愿亏”。

6.28亿,连成本都没包住,陈凯歌这回真把“志愿军”拍成了“志愿亏”。

国庆档一结束,猫眼把最终数字挂出来,我盯着那行小字——片方分账2.32亿,脑子只剩一句:老爷子十年最赔,居然栽在亲儿子手上。

中纪委网站12号那篇文艺评论,我来回读了三遍,就记住四个字:家族化创作。

话不重,耳光响。

潜台词谁都听得懂——别再把主旋律拍成家谱。

更狠的是博纳,20号直接官宣《长津湖3》暂停。

一句“择机再启”,等于把春节档空位拱手让人,现金奶牛说停就停,于冬心里比观众先骂娘。

票价涨到52块3,人次却掉四成,灯塔把这条做成红图,配字:最贵国庆,最少观众。

我旁边00后同事撇嘴,52块我宁可买两个月视频会员,至少能跳过说教。

阿里那份调研更扎心,18-25岁对“说教叙事”接受度27%,翻译一下:十个人里七个人直接划走。

短视频平台同期热榜第一是“人海战术穿帮合集”,弹幕刷疯了:士兵排队送人头,导演把观众当傻子。

军事专家也出来补刀,说影片里冲锋密度超过真实战场三倍,炮一响就扎堆,这不是打仗,这是团购。

我算了下,63%的爆破镜头重复用,火球一炸再炸,合着省钱省到炸药都循环。

片方想靠“星二代”带流量,结果观众先带节奏。

陈飞宇一出场,豆瓣短评集体点亮:发型比枪新,脸比国旗干净。

家族化这张牌,彻底打成烂牌。

二三线城市这回用脚投票,把72%的票房塞给小成本《震耳欲聋》,讲聋哑人维权,没飞机没坦克,就靠真事真感情。

排片经理私下说:观众看完不哭就骂,骂也认,至少情绪是真的。

总局座谈会16号开完,传出要设“红黄牌”,拍歪一次警告,两次直接换人。

中影紧接着甩出5亿青年导演基金,意思很直白:老伙计们先靠边,让新人试火。

陈凯歌那部《伟大的战争》被资方喊回去重剪,据说删掉三十分钟“飞宇独角戏”,老爷子连夜飞回北京,机场照片满头白发,没人再喊“国师”,都在等“检讨”。

小成本片两周后把排片从12%拱到34%,五年新高。

影院经理一句话:观众不是不看国产片,是不看把观众当学生的国产片。

我把所有数据滑到底,屏幕反光里就一句话:

主旋律要是只剩主子和旋律,观众当然散场。

拍的人先真心,看的人才肯真掏钱,不然下次连6.28亿都没人志愿。

来源:乐观的雪碧Xu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