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龄农民工忙碌的身影。他们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然而城市里有好多处现代化的电影院,现代化的放映机和屏幕,却很少出现大龄农民的看身影,我询问几个同龄的工友,他们说:现代化电影院是啥样子,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登过电影院的门口”,那么究竟是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龄农民工忙碌的身影。他们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然而城市里有好多处现代化的电影院,现代化的放映机和屏幕,却很少出现大龄农民的看身影,我询问几个同龄的工友,他们说:现代化电影院是啥样子,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登过电影院的门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农民工与电影院“绝缘”呢?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大龄农民工走进电影院的重要原因。对于他们而言,收入往往是有限且不稳定的。在城市打工,他们不仅要承担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还要寄钱回家供养家人、支持子女教育或偿还债务。每一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看一场电影的花费,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顿丰盛的饭菜,或者是一天的生活开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将钱花在生活必需品上,而不是用于娱乐消费。
工作的高强度和时长也让他们无暇顾及电影院。大龄农民工通常从事建筑、环卫、保洁、保安,物流等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为了多挣一些钱,甚至放弃了休息日。在疲惫的工作之后,他们最需要的是休息,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看电影虽然是一种放松方式,但他们可能连走进电影院的力气都没有。他们更愿意在简陋的宿舍里,躺在床上睡上一觉,或者和工友们简单聊聊天。
文化差异和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大龄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与城市不同的文化娱乐习惯。在农村,他们的娱乐方式可能是看过路天老式电影,听戏曲、打牌、聊天等,这些活动不需要花费太多钱,而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而电影院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和难以融入。他们可能不熟悉电影的类型和观影的流程,觉得看电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另外,缺乏适合他们的影片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电影大多是面向年轻观众和城市主流消费群体的,内容多涉及爱情、科幻、悬疑等题材。这些影片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可能与大龄农民工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相差甚远,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更关注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题材,如农村故事、家庭伦理等,但这类影片在市场上相对较少。
要让大龄农民工走进电影院,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电影院可以推出一些针对农民工群体的优惠活动,降低票价门槛;制作方可以多创作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影片;社区和企业也可以组织一些集体观影活动,让他们逐渐熟悉和接受电影院这种娱乐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也能享受到电影带来的快乐。
来源:渭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