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日上映,《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正式上映,片名取自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反映了曹操从35岁—46岁的人生轨迹,从早年的匡扶汉室,到中年之后的称孤道寡。《三国的星空》,堪称博物馆级科普电影,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东汉末期之后的各方面
2025年10月1日上映,《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正式上映,片名取自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反映了曹操从35岁—46岁的人生轨迹,从早年的匡扶汉室,到中年之后的称孤道寡。《三国的星空》,堪称博物馆级科普电影,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东汉末期之后的各方面生活、现象,堪称是孩子看历史,家长看人心。
说起四大名著,相信属于80后、90后们的成长“刚需”。四大名著的书籍和影视剧,伴随了80后、90后童年、学生时代。以作者为例,最喜欢三国、红楼。三国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的话题,覆盖了战略地缘、谋略博弈、人口、经济、科技、礼仪和服饰文化等等各个方面。对于三国中的一系列人物,存在各式各样的说法。
尤其是曹操,出现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说法。《三国的星空》,反映了曹操从35岁—46岁的人生轨迹,从早年的匡扶汉室,到中年之后的称孤道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阅读难懂的名著,属于一个难度不小的门槛。《三国的星空》堪称孩子不爱历史的解药。堆砌再多难啃的名著,不如一部电影讲得清楚。一张电影票,《观沧海》《短歌行》倒背如流,官渡之战也讲得头头是道。凭着 “不套路” 的诚意,把历史片拍出了让全年龄段上头的魔力。
曹操从三十五岁开始了人生的逆袭,从以少胜多拿下官渡,到人生后期的北方霸主。同时,也能看到曹操复杂人性,讨董时坚守初心、迎天子时义无反顾。后期的阴狠毒辣、多疑猜忌。讲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展示在观众的面前,拒绝过分褒贬的脸谱化形象。
与此同时,《三国的星空》,在各个方面的细节,做到了博物馆级的科普,堪称干货满满。在现有的汉魏洛阳城遗址上还原搭建的东汉洛阳宫,是实地走访并参考了古汉画,汉代人在石壁上记录的东汉印记,原汁原味体现在了电影里。有人刷完 IMAX 版直呼 “眼睛被喂饱”,有人为曹袁的羁绊哭到鼻塞,连平时对三国题材不感冒的年轻人都跟风打卡。
片中曹操身上穿的甲胄,参考淄博市博物馆铠甲,头盔参考徐州博物馆汉代甲胄;小狗麦子参考内蒙古博物院,汉代彩绘陶狗,甚至小狗的铃铛都参考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里的铃铛。历史还原度,堪称满满。
刘协身上携带的是龙纹玉佩;曹操袁绍吃饭时喝酒的漆耳杯,参考湖南博物院“君幸酒”三纹漆耳杯,吃鱼脍时配冻酒,存酒的冰鉴参考湖北省博物馆的铜鉴缶;染炉参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铜四神兽纹染炉等等。片尾密麻麻的感谢名单,是堆起来的匠心,也是千年的文明传承。想了解一个时代的传承、风俗、文化,博物馆无论如何都是绕不开的。
例如在影片中,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古代传统美食记忆,耳濡目染——并州羌煮,烹煮谓之濡,蘸酱谓之染,合称“濡染”。脍炙人口——幽州貊炙、飞刀脍鲤鱼,貊炙意为烤肉、鱼脍为生鱼片,让人口水直流。堪称是:老观众看得懂门道,新观众听得懂情绪。
当然,作为战争类的电影,自然少不了大场面的作战和奇谋妙计。曹操用首环刀、弓箭,高览用铜斧,许褚用铁锤,张郃用铩,曹洪用手戟,分别和角色特征对应。曹操部队用的钩镶、弓弩、霹雳车,展现曹军的杀伐果断、英勇善战。谁能想到,三国故事拍了几十年,一部动画竟能玩出新花样?
金色的沙子代表曹操,在不断吞噬其他区域后,与代表袁绍的紫色沙子形成相互对立的姿态,引向剧情中的官渡之战。士兵、轻骑兵、具装骑兵都在大战中所体现,代表着不同的战略部署。官渡之战,两军交战时的飞扬的尘土,兵戎碰撞的真实形态,箭雨从云端倾泻而下,墨色箭矢穿透光影,配上激昂的配乐,都在电影中呈现。
电影中的科技感十足,创新水墨渲染技术融合三维动画的操作,直接把国漫质感拉到新高度。从火烧洛阳、梦回洛阳、官渡之战,动画技术都呈现得非常震撼。火烧洛阳城,废墟之下民不聊生,讲“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场景,反映的淋漓尽致。梦回洛阳,洛阳宫穿梭在云层之上,万国来朝的盛景让人为之惊叹。
喜欢一个历史人物时,应当对其形成充分全面的了解,包括其优点与缺点、高光与黑历史,同时充分了解其历史局限性。《三国的星空》,从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上述一系列的遗憾。让历史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触摸到的悲欢。
在这个国庆假期,如果你还没想好刷什么片,听一句劝:千万别错过这部 “技术够硬,故事够深” 的国漫新作。它或许并不完美的,但绝对是真诚的 —— 毕竟能让老三国迷点头、让年轻人入坑的作品,这年头可太少见了。还等什么呢……
来源:财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