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亿票房,豆瓣7.9,看完《刺杀2》出来,满脑子只剩一句:国产奇幻终于把“特效”两个字,写进了世界教科书。
18亿票房,豆瓣7.9,看完《刺杀2》出来,满脑子只剩一句:国产奇幻终于把“特效”两个字,写进了世界教科书。
先说最炸的点——赤发鬼的头发。
影院灯一亮,后排哥们直接来一句:“这头发丝儿比我命都贵。
”真不是夸张,300台服务器一起跑,单帧76小时,一根头发飘起来的弧度,烧掉的钱够在三线城市买套房。
更离谱的是,这头发还拿了2023世界特效协会“最佳视觉创新奖”,上一次华语片拿这奖,还是十年前的《少年派》。
但特效牛到这份上,居然没把故事讲崩。
导演路阳这次玩了个狠的:现实世界里,邓超演的赤发鬼是个写小说写到精神分裂的落魄作家;小说世界里,他又成了那个红发冲天、一锤子砸碎主角梦的终极反派。
最绝的是,两个世界的“痛感”是互通的——现实里邓超被编辑骂到崩溃,小说里的赤发鬼立刻捂着胸口吐血。
这种“我杀我自己”的设定,直接把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拍成了3D版:一个人到底能有多恨自己?
答案写在赤发鬼每次挥锤时的表情里,狰狞里带着点解脱的爽。
有人吐槽剧情太绕?
确实。
但绕得值。
比如“云中五虎”那段,水墨画突然动起来,五只纸扎老虎从画里扑出来,一口咬住反派脖子,观众席当场有人“卧槽”出声。
这不是炫技,是导演在告诉你:传统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它真能杀人。
还有太初秘境那场玫瑰色宇宙大战,别人拍太空是冷金属+蓝激光,路阳直接给你整了个“敦煌飞天版星际穿越”,玫瑰星云里飘着的全是敦煌壁画里的飞天,拿琵琶当火箭炮,一弹下去炸出朵莲花。
最接地气的彩蛋是“莴笋黑龙”。
这玩意儿在电影里是个反派坐骑,结果官方手办预售5000个3分钟抢空,黄牛价翻三倍。
更离谱的是联名洗发水,瓶身印着赤发鬼同款红发,直播间小姐姐当场演示:“洗完秒变反派气场,前男友看了连夜复合。
”虽然听着像智商税,但谁让邓超在电影里甩头发甩得那么帅呢?
重庆洪崖洞现在成了打卡重灾区。
电影里赤发鬼跳楼那场,取景地就在洪崖洞11楼,现在每天蹲着上百个coser,红发、铁锤、同款黑眼圈,保安赶都赶不走。
有个妹子在微博晒图:“cos赤发鬼被我妈打了,她说我像熬夜三年的网瘾少女。
”
导演路阳在金鸡奖后台放话:“刺杀宇宙才刚开始。
”第三部剧本已经写完,据说要玩“小说世界套娃”——赤发鬼写的小说里,又有个小说家写了本小说,小说里的小说家又写了本小说……无限套娃,听着就头皮发麻。
但按现在这特效卷法,别说套娃,套银河系都信。
最后说个私货:看完电影出来,路过商场大屏在放《帝国》杂志的年度推荐,刺杀2和《奥本海默》排在一起。
旁边大叔指着屏幕跟他儿子说:“看见没?
国产片也能和诺兰站一排。
”那一刻,突然觉得18亿票房算个屁,这才是最值钱的彩蛋。
来源:小羽的百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