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3》首映口碑出炉,看完后我想说:这才抗战片该有的样子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4:37 2

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收藏、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收藏、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志愿军3》我看完了!

作为国庆档前的首映,看完之后,我难掩心中的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至今回想起来,黄继光在战场上厮杀的场面,依旧画面感十足。

虽然连当初《731》15亿票房的零头都比不上,但也远超今年众多“混日子”的烂片。

与其不同的是,在观看完之后,许多观众给出的口碑都出奇一致。

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完结篇,第三部标题中的《浴血和平》,就让人看到的是热血澎湃。

影片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上甘岭阻击战!

在当时正打着“全球美国化”算盘的杜鲁门,在朝鲜战场上受挫,正打算像对待日本一样,给中国投放原子弹的时候。

中国主席毛泽东一句话捍卫了中国50年来的和平:“他们用原子弹,我们就用手榴弹!他们要怎么打,我们就陪他怎么打!一直打到他们认输为止!”

最后的结果,杜鲁门碍于世界上“大哥”的面子,最后和中国在韩朝边境的板门店举行会谈。

虽然口头上对世界说是一场“平局”,但只有中国人和朝鲜人知道,这是一场胜利!

在《志愿军:浴血和平》这部片中,主要围绕一个人展开故事,他就是革命烈士黄继光。

由周政杰扮演,影片一出,许多观众都评价他演得好!

影片中大多数的内容是模仿了第一部边谈边打的局面,而抛弃了第二部中围绕一家子人的感情故事。

也正因如此,在影片中,导演将大量的视觉冲击放在了战场上,而让更多紧张的氛围放在了谈判桌上。

我更喜欢的是当邓华和解方在谈判桌上面对美军嘲笑时回怼的场面。

当美军自以为自己“怠战”的想法实现后,却不曾想,这一举动被坐在我军后方的心理专家乔冠华发现了。

我军深知美军从没有打算和谈,坐在谈判桌上的目的,就是让后方补给赶快到达前线。

在美军提出的无理要求下,邓华一拍桌子站起,回怼美军:“那就战场上见”。

此时谈判现场的炸弹被点燃,中美谈判失败,视角转向战场。

中国抗美援朝第15军第45师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跟着队伍正在奔往前线作战,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会战死沙场。

而随着逐渐与美军作战,看到了美军拿着飞机随便扔炸弹,打着“不要钱的仗”时。

只有20岁的黄继光,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没有丝毫胆怯,尽管身上被打的全是弹孔,可他依旧冲向敌人的碉堡,用身体挡住枪口。

《志愿军:浴血和平》这部剧看的是太让人热血沸腾了,他在剧情上与前两部大不相同。

虽然有几分个人传记的感觉,但从两军谈判时紧张的氛围中,更加给这部影片增添了吸引人的点。

也正因如此,许多观众在看完这部影片都表示:“故事感动又内敛,基本全程都在哭”。

说起《731》的失败,应该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到底是电影错了?还是历史错了?

我们都知道,731部队在当年犯下的滔天罪行,如今已经有史料记载,所以句句属实,日本人确实毫无人性。

但回到电影中来讲,《731》这部影片为何会出现口碑逆转的局面?

我想用《志愿军》来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就是画面感!

我们都知道,战场牺牲要远超于实验牺牲,随便战争死伤都要成千上万。

而正是因为这种震撼的场面和数字,更能触动观众心中的爱国情怀,从而让观众更能感受到战场带来的残酷。

而反观《731》这种,在一个屋子里以一种极度压抑的氛围来触动观众们的情绪。

带来的只会使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实验本身很正常,但看着日本人一个个解刨着中国人却又无力反抗的时候。

这种因压抑而引发的情绪,只会让人产生想要反抗的情绪,并不会让任体会到因反抗而带来的激动情绪。

可以说,《731》就注定不会票房大卖,因为他不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抗战剧。

更像是一部朴实无华的纪录片,只为了让历史被记录下而出现的。

所以说,一部是能让你看的热血沸腾的抗战剧,另一部是让你看的心情压抑的纪录片。

坐在屏幕前的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呢?

来源:a曦曦嚷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