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硕为啥能搅乱涂家?《家庭简史》藏着中产的痛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6:44 1

摘要:9月12号刚上映的《家庭简史》,说的是个特实在的事儿,贫寒高中生严硕在学校操场,被同班的涂伟砸伤了。涂伟家条件好,成绩却一般,心里过意不去,就把严硕领回自己家养伤,还想着让他补补身子。

9月12号刚上映的《家庭简史》,说的是个特实在的事儿,贫寒高中生严硕在学校操场,被同班的涂伟砸伤了。涂伟家条件好,成绩却一般,心里过意不去,就把严硕领回自己家养伤,还想着让他补补身子。

本来以为就是件普通的互帮互助,没成想严硕这一进门,涂家那层看着挺稳的中产外壳,慢慢就被这个“闯入者”给揭下来了。到最后,涂家甚至差点因为严硕,连原本的方向都找不着了。

本来想只聊剧情,后来发现这电影背后藏着个老电影套路,“登堂入室”,就是把个陌生人放进原本稳固的中产或贵族家庭里,让家里的秘密、藏着的隔阂全露出来,最后连家庭根基都给动摇了。

早年间帕索里尼的《定理》、三池崇史的《拜访者Q》,都是这么拍的。近几年大家关注阶级话题多了,《萨特本》《圣鹿之死》还有《登堂入室》,也都是这个路子。以前这些电影总拍欧美中产的事儿,现在终于轮到中国中产了,说实话还挺新鲜的。

严硕这孩子,说起来挺矛盾的,他乖、成绩好、长得也精神,涂家三口慢慢都被他吸引了,甚至跟他之间,都有点没明说的在意。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个靠谱的讲述者。

他说自己爸爸是酒鬼,还打老婆孩子,可电影里压根没给过直接证据,涂伟爸本来安排涂伟去上英语课,结果严硕替去了,还一声不吭。直到涂伟爸当面戳穿这事儿,他还在找各种理由辩解。

如此看来,严硕就像个“天使”和“恶魔”凑一块儿的人,他理直气壮地占着涂家的关注,又可怜巴巴地说自己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还能精准抓住涂家每个人的软肋。在他的影响下,涂家甚至快形成一个新的小家庭了。

无奈之下,亲儿子涂伟只能用极端方式,逼爸妈在他和严硕之间选一个,说实话,我觉得严硕这么做,不全是坏心眼。他从小日子过得苦,突然进了条件好的家庭,难免会想抓住点什么,只是用的方式不太对,并非明智之举。

涂家三口的心思,也被严硕这面“镜子”照得明明白白,涂伟爸是祖峰演的,他以前是小镇做题家,当年凭着好资质,比别人多拼了好多努力才出头。看到严硕,他怕是最有体会,这不就是年轻时的自己嘛。

涂伟妈是郭柯宇演的,她因为独生子女政策,没能有第二个孩子,在严硕身上,她正好看到了自己对“优秀孩子”的期望,毕竟严硕比涂伟成绩好太多了。而涂伟呢,他既把严硕当兄弟,能说点心里话,还能替自己分担爸妈的注意力,可又怕严硕抢了爸妈对自己的爱,这种矛盾劲儿,估计不少有兄弟姐妹(或者盼过有兄弟姐妹)的人都能懂。

要把这么个寓言式的故事拍好,其实挺难的,林见捷这导演倒是有点办法,他是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出来的,基本功很扎实。他和摄影指导张嘉昊,用了匀速推进的变焦镜头,还有上帝视角的航拍镜头。

这些镜头看着画面稳,底下却藏着不安的感觉,好像在提醒观众,银幕上的事儿,只是冰山一角。更有意思的是,林见捷还学过生物科学,他就把“显微镜”视角加进电影里。那些冷冷的、圆圆的镜头,不仅让不安的感觉更浓,还把涂家变成了显微镜下的标本。他们纠结、焦虑、压抑、难过,可说到底,做事的逻辑,跟动物寻求安稳的劲儿也差不多。

但就算导演功底不错,《家庭简史》还是没逃过差评,有人说这电影“离地”“空洞”,我琢磨了琢磨,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天使来访”这种故事,跟咱们中国的神话、寓言差别太大,观众看惯了接地气的故事,突然接触这个,难免不适应。二是电影里提独生子女政策,说得太直白了,容易让人觉得是在迎合外面的视角。

还有人说它模仿《萨特本》《圣鹿之死》还有A24厂牌的电影,这点我承认,电影里的美学风格和故事走向,确实能看到不少前人的影子。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不能光盯着这些缺点,《家庭简史》的制作水平,还有主创对中产家庭困境的观察,其实填了国产电影的一个空。以前国产电影拍中产,大多说的是钱不够花的焦虑,像《小时代》那样的。可这部不一样,它用模糊的方式,让观众去想家庭结构到底该什么样,人心里的欲望该怎么面对。对国际观众来说,想了解中国中产的焦虑和家里的烦心事,这部电影也算是个窗口。

毫无疑问,把社会学的话题和惊悚片的类型结合起来,这条路子挺有意思的,国内电影人要是能接着往这个方向走,再把本土化做得细点,少点模仿的痕迹,说不定能拍出更有意思的片子。

《家庭简史》确实不完美,但它敢把中国中产的“脆弱”摆出来,这点就值得肯定,毕竟咱们平时看惯了中产家庭的光鲜,很少有人愿意扒开看看里面的裂痕,而这部电影,正好做了这件事。

来源:冷秋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