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改编自白刃、洛汀和李树楷创作的同名话剧,主要取材于国民党军长春起义的真实事件。1959年春,白刃接到沈阳军区政委周桓来信,受邀参与创作一部反映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的话剧,于是白刃与洛汀、李树楷一起合作,经过深入采访原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等起义官兵和中共地下工
老电影《兵临城下》由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影片改编自白刃、洛汀和李树楷创作的同名话剧,主要取材于国民党军长春起义的真实事件。1959年春,白刃接到沈阳军区政委周桓来信,受邀参与创作一部反映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的话剧,于是白刃与洛汀、李树楷一起合作,经过深入采访原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等起义官兵和中共地下工作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完成了四幕七场话剧《兵临城下》的创作。
最先想把《兵临城下》搬上银幕的是北影厂,但时任电影局局长陈荒煤认为这个戏写的是东北战场,由长影拍较为方便,最终在周总理的协调下,长影得到了拍摄机会。长影将其列为重点片,配备了强大而精干的拍摄班子,由刚执导完《甲午风云》的林农担任导演,摄影师王启民搭档。林农决定重用辽宁人艺的演员,还邀请了上影的中叔皇、北影的王澍等,其余演员则来自长影。该片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拍摄完成,虽然故事发生在长春,但摄制组仅在长春市郊的岔河镇拍摄了开头部分解放军向城池挺近的场景,主外景地选在了辽宁大连。
周总理于1963年4月4日约见了编剧白刃和文化部电影局及长影领导人,就话剧改编为电影谈了意见,强调影片要正确表现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和群众力量,要把思想性、艺术性很好结合起来。
白刃与长影导演林农在改编中,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对情节、人物作了新的调整,加强了我军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促成起义力度的表现,更深入地刻划了敌军将领思想性格的复杂多面性。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