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佟丽娅也救不了!《轻于鸿毛》票房扑街,女性题材又被消费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9:04 2

摘要:宋佳和佟丽娅俩实力派女演员联手,主打什么“女性互助”、“突破困境”,预告片里那些“对抗父权”的台词,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记得《轻于鸿毛》刚宣发的时候,那阵仗可真不小啊!

宋佳和佟丽娅俩实力派女演员联手,主打什么“女性互助”、“突破困境”,预告片里那些“对抗父权”的台词,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好多人都想着,这回总算能看点不悬浮的女性故事了吧? 结果呢? 进了影院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片子啊,排片率可是不低呢,上映首日就给了18%,后面几天甚至稳在20%左右,比同期好多中小成本的电影待遇都好。

但你说奇怪不,这排片和票房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上映三天票房才454万,单日最高都没破200万。

有的影院经理都忍不住吐槽了,说排一场亏一场,连电费都赚不回来。 最后上映不到48小时,就被不少影院悄悄撤档了。

观众们这次可是出奇地团结,差评的理由高度一致! 豆瓣、猫眼上面,说什么“演员表演尴尬”、“剧情毫无逻辑”、“女性题材被浪费”的,一抓一大把。

有观众直接说了:“我加班到十点还要被教育要温柔? ” 还有更扎心的吐槽呢:“我妈房贷还没还完,谁要看富太太哭穷? ” 这差距,确实有点大啊。

电影不是讲两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自杀而相遇,然后开始公路之旅嘛。

听起来挺有意思是吧? 但实际看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剧情老套得很,人物关系也特别突兀。

好多观众都觉得,这剧情根本“经不起推敲”,完全是在“硬煽情”。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片子里的三代女人的困境,最后居然靠一个男律师几句话就解决了。

说好的女性互助呢? 怎么变成“男人拯救世界”了?

片子里的口号倒是喊得响,“女性互助”什么的没错。 但问题在于,光喊口号没细节啊!

丈夫的形象空得像个“靶子”,只用来承载前妻的不满,具体经历啥也没有。

两个女主从争遗产到互相帮助,转变也特别生硬,没讲清楚为啥。

这种直白,反而让主题变得空洞,观众听着觉得“对”,但心里压根儿没共鸣。

宋佳和佟丽娅这次的组合,本来挺让人期待的。 但结果呢? 宋佳被说“用力过猛”,有点“油腻”。

她演的李鱼,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在刻意展现“帅气”。 佟丽娅就更惨了,被吐槽“全程面无表情”、“毫无投入的表演”。

看来演员演技再好,也架不住烂剧本的“摧残”啊。

剧情上的硬伤那可真是一箩筐。 故事围绕“丈夫的遗产”展开,但丈夫这个关键人物,却像个没有“真实感”的符号。

比如他为啥喜欢艺术? 真的是“装”吗? 他和现任妻子相处时,到底有没有忽略对方? 这些细节全都没有。

遗产争夺、共享婆婆这些设定,也离普通女性的生活经验太远了,搞得剧情特别理想化。

虽然电影是“演给观众看”,但明显这种“富人游戏”观众并不买账。

影片在风格上也挺割裂的。 前期想用幽默让氛围轻松点,到了后半段,突然就变成了叙事唯美的公路片。

这种转变或许是想体现主角心态变化或者女性成长,但用在电影里,效果就很有割裂感。

两种风格的叙事节奏完全不同,从“急”到“徐”也没有缓冲,中间的转折与衔接也不出彩,让人感觉像看了“两部”电影,没啥连贯性。

《轻于鸿毛》的失败,说到底就是“消耗女性题材红利”的必然结果。

现在观众对女性题材的期待,早就不是“有女性角色”就行了,而是得“有优质故事、有真实情感、有深刻内涵”。

像这种“拼拼凑凑、敷衍了事”的作品,市场肯定不会买账。

有业内人士都说了:“女性题材不是‘烂片的遮羞布’,观众愿意为好的女性故事买单,但绝不会为‘空有噱头’的烂片买单。

对于宋佳来说,这次口碑翻车也算是个“警钟”了。 她之前靠《好东西》积累的“实力派女演员”口碑,这次可是受到了影响。

有观众直接说:“以后再看到宋佳主演的电影,会先观望一下,不敢轻易相信了。 ”

佟丽娅也因为“毫无投入”的表演,进一步消耗了观众的信任。

眼下国庆档已经有10部片子等着上了,各种类型都有。

观众们与其在《轻于鸿毛》这样的烂片上浪费时间,还真不如耐心等等国庆档的优质作品。

不过话说回来,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到底该怎么拍才能真正打动观众,而不只是蹭个热点呢?

来源:榜哥最爱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