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电影《731》上映了,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用影碟机看《731部队》,具体是不是这个名字,有点记不住了。
最近电影《731》上映了,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用影碟机看《731部队》,具体是不是这个名字,有点记不住了。
到当时电影中看到里面的人体解剖、装满车的人体器官,以及逼迫奴役的中国军人吃人肉、鼠疫实验、活体解剖等场景留下了心理阴影。
当时感觉真的不忍直视,有点看恐怖片的感觉。
如今上映的《731》则没有小时候看过的那个电影那么吓人,但也算是对这段历史的真实展示。
上映后,人们对于电影中出现的女性军官感到不解,认为它不符合历史真实性,不应该存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女性军官设定到底怎么样。
按道理讲,日军731部队中,不存在女性军官。
根据史料记载,侵华日军中无女性军官,女性仅仅担任护士、文职工作,像川岛芳子这样的特务占少数。
军衔上也大多是尉官,根本没有到少佐级别的,当然,川岛芳子是特例。
唯一相似的角色是女军医高桥加代,但人家也没到少佐军衔。
那么,电影中设定今村佳代这样的虚构女性少佐角色,可能是导演、编剧故意为之。
我们知道,如果电影全是男性角色,缺少了女性角色,就会让人觉得这电影有点大男子主义。
缺少女性角色,还会让人感觉太过刚硬,缺乏应有的柔情,电影观感上没有那么好。
加入女性角色,能够让电影看起来更细腻,有深度,也更能吸引女性观众观看,扩大电影的受众面。
还有就是,今村佳代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具有隐喻意义。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不管是她躺在孕妇旁边,还是依偎在孕妇腹部,以及与编号“二月”、“三月”的女童在一起,亦或者她脖子上的樱桃烙印,都能让人联想到,可能她跟其他女孩一样,都是被日军奴役的中国孤儿或者是实验的产物。
这些孤儿被日军培养成他们统治所需要的工具。
她们日语不好,反倒听得懂中文,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但编剧、导演又想让她表现的冷漠,她的洗手洗至指节发白的细节,以及深夜独自去实验室,又显得她没有感情、冷酷的一面。
这些剧情更让人细思极恐,比直接的暴力场景更让人联想,也具有心理压迫感。
编剧、导演为了强化这个女性军官的特色,特意在结局中设定她怀抱婴儿,与其他婴儿标本一起葬生火海的行为。
这种行为既有她罪恶行径的救赎,又有对于日军罪证的销毁,还有就是对日军奴化计划失败的暗示。
只是这种太过隐喻的表达方式,与《南京照相馆》比起来,可能会让观众觉得这个角色不真实,略显刻意。
虽然有这个女性角色的加入,让人觉得它有不真实的地方,但并不影响这部电影对于这段历史的真实展示,也并不影响观众的观感。
毕竟电影是艺术,在表达中,不能太过刻板,还是需要有相应的艺术升华,才能放大电影的感染力。
其实,对于争论这个女性军官存在是否必要,在阐述这段难忘的历史面前,它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来源:那个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