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在这个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日子,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共同主办,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汇聚支点力量”湖北省高校电影思政课堂暨国防主题电影展映月启动仪式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
9月18日,在这个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日子,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共同主办,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汇聚支点力量”湖北省高校电影思政课堂暨国防主题电影展映月启动仪式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念平、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宏达出席活动并致辞。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李府平,中宣部电影局市场处干部薄君阳,团省委副书记徐本禹,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大校副主任张欣,中影创新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杰,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谢云等出席启动仪式,湖北省高校代表及华中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活动。
刘宏达在欢迎辞中表示,华中师范大学以电影思政为载体,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坚持在露天电影场放映优秀红色电影,成为一代代华师人追寻红色记忆、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如今,学校已常态化开展“红色电影进校园”“红色电影展映季”“优秀电影巡展”等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此次展映月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携手长江电影集团推动共建影视思政教育高地,将优质影视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国防教育中强化家国担当。
黄念平在致辞中表示,高校开展电影思政课堂并聚焦国防主题,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同时还是加强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湖北省在推动国防教育与电影思政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多元协同的组织形式、“观影+互动”的创新设计、与新生军训深度融合等模式,充分发挥国防主题电影的教育功能。此次国防主题电影展映月活动,遴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优秀题材电影,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国强则民安”的深刻道理,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这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将引导学子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树立远大志向。
九三受阅民兵代表孙悦受邀分享训练和阅兵期间难忘经历,她激动表示,这段时光是此生最珍贵的记忆,自己将带着这份荣光回归平凡岗位,立足本职,发扬参加阅兵的优良作风,继续履行好民兵职责,为国防建设和地方发展贡献全部力量。华中师范大学新质能力增强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军事体育训练团队代表范洲朋讲述了参与九三阅兵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的经历,他表示被官兵们身上不怕吃苦,为国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未来将深耕专业,锤炼本领,为祖国发展书写答案和担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思政知识及“我爱迷彩色”国防知识竞答活动,现场学生踊跃参与,场面热烈。
在全场师生的共同见证下,“湖北省高校电影思政课堂暨国防主题电影展映月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共同观看了国防主题电影《长空之王》。
当天还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汇聚支点力量”湖北省高校电影思政课堂暨国防主题电影展映月活动座谈会,省内高校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座谈。会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武汉文理学院、武昌工学院、鄂州职业大学、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代表依次发言,围绕各校电影思政教育鲜活经验、创新做法、成果亮点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代表们在分享中充分碰撞思想、相互启迪,进一步增强了做好高校思政教育的信心和底气,湖北长江电影集团也就持续做好校园影视思政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广泛征求高校代表意见和建议。
据悉,本次国防主题电影展映月活动将覆盖湖北省内百余所高校,为师生们带来200多堂特别的电影思政课。活动遴选《洪湖赤卫队》(AI修复版)《一生交给党》《浴血大别山》《武汉日夜》《穿过寒冬拥抱你》《志愿军:雄兵出击》《长空之王》等优秀国产影片,涵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三大精神”等题材内容,通过光影故事重温峥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讴歌时代英雄。
为了让电影思政教育“活”起来,“扎”下去,展映期间还将特邀党史专家、历史(思政)课老师、团省委“00后”宣讲团成员等走进部分高校,与观影学子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结合影片背后的历史脉络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从光影叙事中领悟初心使命,从历史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
此外,还将同步开展思政知识与国防知识竞答活动,围绕抗战历史、“三大精神”、军队建设、军事科技等内容设置趣味竞答,助力广大学生深化对国防事业、“三大精神”的认知与理解,厚植关心国防事业的家国情怀和为湖北省支点建设奉献的使命担当。
来源:长江说法